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关注!某央企信托涉及主要未决诉讼24宗
发布时间:2025-08-28

  近日,电投产融披露2025年上半年年报,根据该年报显示:

  2025年上半年,百瑞信托以服务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持续大力推进能源产业金融业务,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6月底,百瑞信托能源产融业务存续规模1963.86亿元,占信托业务总规模37.27%,实现快速增长。证券投资业务稳步发展,创收效果逐渐显现,截至2025年6月底,百瑞信托证券投资业务存续规模1072.44亿元,同比增长11.83%。

  但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5年6月30日,百瑞信托涉及的主要未决诉讼共24宗,涉案规模达67.48亿元。其中,作为被告的涉诉事项1宗,涉案金额1.9亿元;作为原告/申请人的诉讼/执行事项12宗,涉案金额39.7亿元;作为第三人涉诉事项11宗,涉案金额25.88亿元;

  

  百瑞信托自1986年4月15日始建以来,历经多次变革,前身为郑州信托投资公司,2002年完成重新登记后更名为百瑞信托,此后不断发展,业务涵盖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和有价证券信托等多个领域,一度在行业内赢得了投资者的良好口碑,还斩获了诸多荣誉。然而,近年来,百瑞信托却被多起诉讼案件缠身,这些诉讼不仅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也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从公开信息来看,百瑞信托涉及诉讼的情况由来已久。早在2013年8月28日,百瑞信托就因借款合同纠纷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天津九策实业集团公司等提起诉讼,涉案金额高达40,000万元。尽管在2013年11月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被告同意向百瑞信托偿还本金及相关利息、罚息和费用等,但截至如今,被执行人处于破产程序中,这一案件的后续执行情况仍充满不确定性。

  在2020年,百瑞信托的诉讼问题集中爆发。截至该年末,其涉及的未决诉讼共28宗。其中,作为被告的诉讼事项有2宗。一起源于通道类信托,2016年1月百瑞信托受恒丰银行委托设立“百瑞恒益313号单一资金信托(宝塔石化十期)”向宝塔石化集团公司发放贷款,最终出资人是另一家银行。在宝塔石化违约后,百瑞信托被实际出资银行告上法庭,2020年8月原告将百瑞信托列为唯一被告,要求其支付5000万元本金及利息损失,虽然2020年12月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原告起诉,但原告提起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这起诉讼反映出信托业务中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潜在风险。另一起涉及“百瑞宝盈734号信托计划”的项目公司郑州名硕置业有限公司,因施工合同纠纷,河南隆盛土石方清运有限公司起诉名硕置业要求清偿工程款等,并要求作为名硕置业唯一股东的百瑞信托承担连带责任,百瑞信托一审后上诉,2021年3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才免去其连带责任,至此该案结案。

  到了2022年,公司重大诉讼有6起,涉及标的金额为21.28亿。自地产行业“爆雷”以来,多家房企登上百瑞信托的追债名单。例如2022年2月,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百瑞信托将洛阳名众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告上法庭,同年7月26日,双方又一起因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被自然人迟某告上法庭。

  进入2024年,根据上市公司电投产融2023年年报披露信息显示,百瑞信托涉及七项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超20亿元。而在2025年,从上市公司电投产融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来看,百瑞信托依然涉及6起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涉案规模达17.68亿元 。这些诉讼案件涉及借款合同纠纷、信托计划项下借款合同纠纷等多种类型,部分案件已经取得二审胜诉判决,部分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还有部分案件被执行人处于破产程序中,或者法院出具了终结本次执行的裁定,百瑞信托也对部分未收回债权进行了计提损失和核销处理。

  如此多的诉讼案件,给百瑞信托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在财务层面,诉讼案件可能导致资产减值、计提损失等情况,进而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和资产质量。从业务角度来看,频繁的诉讼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使得投资者对其信任度降低,在拓展新业务和吸引新客户方面面临更大困难。而且,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诉讼事务中,也会分散公司管理层和业务团队对正常经营业务的关注和投入。

  百瑞信托涉及多起诉讼案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托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是根源之一,在信托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涉及多方主体和复杂的合同关系,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如融资方违约、合同条款争议等,就容易引发诉讼。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波动,导致众多房企资金链紧张甚至违约,百瑞信托与多家房企有业务往来,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此外,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对信托公司的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法律纠纷。对于百瑞信托而言,如何妥善处理这些诉讼案件,化解风险,重塑公司形象,将是未来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上一篇:
AI版“四万亿刺激”计划来了
下一篇:
京东猛攻美团,饿了么坐收渔利:外卖大战再现“拼多多式”崛起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