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高现金分红之外 三大电信运营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发布时间:2025-08-27

  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收入增速较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30%左右。而资本开支的不断下降不仅有利于利润释放,也为各公司保留了充足的现金。总体来看,电信运营商业绩稳健增长,股利支付率提升,凸显出股东回报价值。

  近期,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发布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拟每股分别派发现金股利2.50元、0.11元和0.18元,高于上年同期,股息率超过2%。

  在6G网络大规模建设前,5G-A作为过渡阶段,其总体需求有限,5G基站建设逐步趋缓,共建共享、5G轻量化等方式提高了投资效率。2025年,三大运营商计划资本开支下降9%,上半年实际资本开支低于原计划,未来资本开支有望保持低位。

  资本开支的下降一方面可以减轻折旧压力,对利润起到一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有利于自由现金流的改善。成本端压力逐步减轻,为运营商的高分红创造了客观条件。

  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增速保持低位,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手机及宽带服务普及率已经非常高。然而,数据流量消费不断增长,使ARPU值(平均每个用户每月贡献的业务收入)保持微增。与传统业务相比,5专网、云服务、智联网等细分领域的增速远超传统通信业务,形成新的增长曲线。

  三大运营商占据着国内数据中心市场份额的50%以上,各公司加大对AI大模型的投入,加强自主可控,提升AI终端的智能化体验,引领产业提质增效。未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应用不断深入,运营商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智联网等业务具备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增长趋缓

  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收入规模稳中有升。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5438亿元,包含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应用及信息服务收入为13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上半年,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联网通信收入为1319亿元,同比增长5.4%。中国电信营业收入为269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服务收入为2491亿元,同比增长1.2%。

  因中国的手机及宽带服务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增速保持低位。虽然基础电信资费水平不涨,却能被数据流量消费的不断增长所抵销。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1.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867亿GB,同比增长16.4%,其中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0.75GB,同比增长14.4%,保持较快增势。

  目前,三大运营商新增5G基站数较低,而5G网络客户渗透较快,ARPU值有所提高,5G专网收入大幅提高。

  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个人市场收入为2447亿元。移动客户达到10.05亿户,净增56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

  上半年中国移动5G网络投资共计258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净增18.7万个,实现核心网的云化融合。

  该公司ARPU值达49.5元,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到44.4元,同比增长2.3%。家庭市场收入为750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5年6月底,千兆覆盖住户达到5亿户。

  政企市场收入为1182亿元,同比增长5.6%。政企客户数达到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5G专网收入快速增长,达到61亿元,同比增长57.8%,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

  中国电信5G网络用户渗透率较上年底提升6.1个百分点,移动用户ARPU达到46.0元,宽带综合ARPU达到48.3元。

  中国电信加快打造“5G+AI+云+应用”的5G定制网一体化产品体系,推出5G工控智能体等产品,应用于矿山、制造、电力等领域。

  中国联通虽没有披露5G专网的具体收入,但该项收入增速同样较高,上半年5G专网同比增长60%,累计实施5G应用项目5万多个。

  中国联通用户规模3突破12亿,5G网络用户数与千兆宽带用户数合计约占50%。物联网连接数净增超过6000万,总量达到6.9亿,其中车联网8600万。

  业绩稳健支撑高股息

  2024年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平均ROE为15.66%,国内三大运营商ROE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随着5G迈入投资回收期,华泰证券指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成本端压力将会逐步下降,带动ROE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向全球电信运营商较好的盈利水平靠拢。

  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扣非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62%、3.29%和4.65%。

  6G商用时间预计在2030年之后,当前处于5G建设推广的中后期,共建共享、5G轻量化等方式提高了5G的投资效率,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进入下行周期。

  2025年,三大运营商计划资本开支下降9%。其中,中国移动规划1512亿元,同比下降7.8%,中国电信规划836亿元,同比下降10.6%,中国联通规划550亿元,同比下降10.4%。

  实际上,上半年中国移动资本开支584亿元,同比下降8.8%,全年资本开支预计小于年初指引的1512亿元;中国电信资本开支为342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移动网络投资为121亿元,产业数字化投资为116亿元。

  中国联通上半年资本开支202亿元、同比下降15%;极简网络有序推进,年化节省运营支出近10亿元,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超过70%,预期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

  资本开支的下降一方面可以减轻折旧压力,对利润起到一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有利于自由现金流的改善。

  以中国移动为例,上半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42亿元,同比增长5.0%;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838亿元,自由现金流为255亿元。该公司无带息借款,实际利息保障倍数为60倍。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移动的资产负债率为33.1%,较上年末下降1.2个百分点,境外资产规模不大。应收账款1058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39.7%,原因为政企业务带来的应收账款增加,而政企客户回款大多集中在年末,年中应收账款通常高于年末。

  AI正在给全球电信行业带来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利用AI工具辅助网络运维,降低运维成本,另一方面,AI工具帮助公司更好地洞察客户需求,提升增值服务变现能力,利用AI工具实现财务、人力资源等行政部门的降本增效等。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不含研发的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有所下降。

  其中,中国移动优化数智化领域组织体系,设立数智化部,将AI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AI+”覆盖办公、人力、财务、审计、供应链等多领域多场景,利用数智员工在岗应用减轻人力成本。

  中国移动决定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中国移动预计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的股利支付率均超过72%。中泰证券指出,通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较,通信运营商的静态股息率具备相对优势,红利资产属性较为明显;随着运营商的业绩持续健康增长,派息率提升,股东回报价值凸显。

  据Choice,以当前市值测算,三大运营商的股息率均超过2%。2025年中期,中国联通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中国电信拟派发0.18元,分别高于上年同期的0.10和0.17元。

  数字化转型快速增收

  三大运营商占据着国内数据中心市场份额的50%以上,各公司数据中心选址不同,各有特点。相关业务增速远超传统通信业务,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33.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该公司加速“由云向智”升级,移动云收入达到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该公司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高效运营,自建智能算力规模达到33.3EFLOPS,“算网大脑”已在芜湖等多个国家节点落地,加上租赁的量,总智算规模达到61.3EFLOPS。

  中国移动数据中心覆盖全部国家枢纽节点,上半年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上台能力超1300项,调用总量达到8035亿次;且打造了梧桐大数据平台,汇聚沉淀数据规模超2000PB,上半年调用量超1100亿次。

  中国电信则在京津冀、长三角万卡集群基础上,积极引入新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建设超节点形态集群,自有智能算力规模达到43EFLOPS,同时广泛接入合作伙伴算力。

  该公司数据中心机架超58万架,八大枢纽节点占比达85%。

  该公司优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水平,提供满足中小企业客户办公及生产等通用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器集全光组网、通用算力、智算于一体,达到算网一体化,新型融合网关累计发展近50万套。

  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749亿元,AIDC收入同比增长7.4%。天翼云收入达到573亿元,面向客户提供的人工智能、智算服务等收入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89.4%;安全收入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18.2%。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收入达到454亿元,占比提升到26%。智能组网服务280多个云服务商,连接超过400个数据中心;新建5个海外智算中心,打造多个海外标杆项目,国际智算布局更加完善。

  其中,联通云收入达到376亿元。数据中心适智化改造成效明显,更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联通数据中心,收入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9.4%,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

  该公司已建设运营上海临港、呼和浩特、宁夏中卫和青海三江源等万卡智算中心。数据中心能力储备达到2650MW,智算总规模达到30EFLOPS,并加快向800G、1.2T超大带宽演进,力争实现算力枢纽节点高速、安全、无损互联互通。

  在低空智联网领域,中国移动构建“通感管导”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部署5G-A 4.9GHz通感一体基站满足低空物流、低空安防等业务需求。

  车联网方面,中国移动累计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建成首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商客套餐数达到3695万套,净增1011万套。视联网业务加快拓展,视联网连接数增长20.9%,已实现8938万路视频云端互联。

  低空经济方面,中移凌云平台10全行业中标占比达到38%,数联网成为国家数据流通主流技术设施与实践方案,在7个试点城市快速布局。

  拓展AI应用

  2025年3月中国联通携手中兴通讯联合发布AI智慧家庭终端系列新品,涵盖家庭智慧屏、AI枪球联动摄像头和家庭AI陪伴带屏摄像头等多款AI家庭终端。5月,中国电信天翼发布新一代天翼AI中屏,将其升级为AI生活助手。

  东方证券认为,从行业趋势来看,运营商在智能家庭业务上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未来有望将移动智慧屏等产品与5G、宽带等业务深度融合,促进AI终端在家庭场景的应用。

  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出VLA18具身智能大模型,完成万亿参数级大模型先导试验。大模型加速突破,“九天”通专大模型产品矩阵升级到3.0,重点布局能源、交通、新型工业化、医疗等超50款行业大模型。

  上半年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联合能源、水利、农业等行业央企共建行业大模型,助力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发展。面向千家万户,推动全量产品和服务嵌入AI,“AI化产品”客户合计近2亿户。

  该公司还发布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2.0,月活跃客户突破6000万户;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发布AI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支撑超4800个智慧城市、数字乡村项目。

  此外,该公司打造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实现大小模型、不同模态、各类工具链与智能体的自主选择与匹配。大数据加速汇聚,打造超200款多模态数据标注治理工具,建成覆盖32个行业、超3500TB的通用高质量数据集,支撑建设保定、长沙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中国电信自有及接入算力总规模达77EFLOPS,提供覆盖通算、智算、超算及量子计算的异构算力服务。累计推出80余个行业大模型、30余个行业智能体,提供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并在政务、应急、工业、能源化工、住建等领域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该公司打造全国产星辰大模型,引入第三方基础大模型和各类行业大模型,满足大模型选配、应用场景创新等多样化需求;打造“星海”数据智能中台,将自有数据集、开源数据集和第三方数据集相融合,汇集超10万亿token的通用大模型语料数据和14个行业数据集,总量超350TB。

上一篇:
京东中期业绩的收获与考验
下一篇:
定义新标准,激活新市场:汇通达网络(9878.HK)携手桃花潭的“酒水样本”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