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氢电双擎” 点亮川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焦川渝党政联席会第十一次会议①
发布时间:2025-08-27

  “氢电双擎”点亮川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焦川渝党政联席会第十一次会议①  2025年08月27日 08:58:5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余开洋摄影报道  山城重庆,热浪与产业创新的热潮正交融涌动。8月26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走进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实地感受川渝两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协同创新成果。庆铃氢动力重卡成功挑战2300米高海拔、-43℃极寒和241公里长上坡的纪录,更是让代表团一行印象深刻。  技术攻坚:“氢电双擎”引领产业变革    重卡电驱桥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今年2月,一场改写“疆煤外运”物流方式、突破国内氢动力重卡极限的挑战在新疆天山脚下展开。庆铃氢动力重卡直面2300米高海拔、-43℃极寒与241公里长上坡的严苛情况,历时13小时成功完成900公里穿越,成为国内唯一征服天山的氢动力重卡,为“疆煤外运”绿色物流场景树立标杆。  仅一个月后,庆铃再次刷新行业极限,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贯通测试中,庆铃氢动力重卡载重49.6吨、往返2600公里仅耗35小时,吨公里氢耗仅1.9克,行业最低,以“多拉快跑低耗”的绝对优势,为氢能重卡产业化按下加速键。  “我们掌握了氢燃料汽车领域12个方面的核心技术,获得108项专利。推出的4大系列整车具备氢耗低、寿命长、安全可靠、集中控制、超级热管理五大领先优势。”庆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宇光表示,庆铃汽车抢抓氢燃料汽车赛道机遇,研发制造4款氢燃料电池系统,其核心指标已达到我国技术路线图2030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国产化率达到99%,其中川渝配套率达68%。  不仅如此,庆铃在电动商用车领域的突破也同样亮眼。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铃坤轻卡在载重5吨的情况下,120度电可行驶400公里,15分钟即可快速补能,解决了电动轻卡“续航短、充电久”的行业痛点;与华为合作的铃界重卡,则成功突破了重卡全面电动化的核心瓶颈。  战略协同: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落地的川渝实践    庆铃汽车(集团)工作车间  庆铃在“氢电双擎”领域的亮眼突破,并非孤立的技术探索,而是川渝两地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力的具象成果。从核心零部件的区域配套,到技术研发的联合攻关,再到应用场景的共建共享,两地正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将产业协同蓝图转化为落地实践,而成渝氢走廊的建设,正是这一进程的重要起点。  2021年11月,川渝两地率先打通以渝蓉高速、成渝高速、成遂渝高速为主轴、沿线城市为节点的成渝氢走廊,近四年来,这条能源新动脉已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  2025年4月投入使用的庆铃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研发中心,更是川渝技术协同的标志性成果——这个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发平台,设立了新能源整车性能、三电系统等九大试验室,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整车应用等关键领域,既显著提升整车及系统开发试验验证能力,也推动了车联网、智能座舱、整车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快速进步。  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川渝两地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5.5万辆,同比增长46.4%,智能网联新能源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五十六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区域本地配套率达80%,双城产业协同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表示,川渝两地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的思路,持续完善“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产业链生态:目前已集聚600多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超300家汽车软件企业,汽车动力电池年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  数据进一步印证协同实效:截至2025年7月,川渝两地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577辆、建成加氢站34座,示范规模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同时聚集庆铃汽车、重汽成商等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以及博世氢动力、东方电气等系统企业,初步形成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  “川渝新能源汽车合作已从零部件配套,延伸至应用场景共建,范围持续扩大。”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表示,两地在氢能重卡领域优势互补,未来继续深化成渝氢走廊建设,并推动“电走廊”“智行走廊”协同落地,必将取得更显著的实效。  编辑:许成嵩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

上一篇:
微盟集团(02013.HK):"SaaS+AI"双轮驱动,迎来商业化与盈利新拐点
下一篇:
精达股份:主业稳健,特种导体业务增长强劲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