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直面“工业底色”驱动产业焕新,包头给出重工业城市治气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8-27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切实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坚持因地制宜、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跑出大气污染防治“加速度”,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2025年上半年,包头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53天,同比增加20天;优良天数比率为84.5%,同比上升11.4个百分点;综合指数为3.77,同比下降21.1%,6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特别是PM2.5浓度变化程度和空气质量变化程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三位,两项指标均创下2014年有监测数据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蓝天白云常驻,绘就民众幸福生活底色。包头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直面“工业底色”,顶层设计重塑治理体系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包头市以钢铁、有色、电力、稀土、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但偏重的产业结构也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工业废气污染一度成为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  尤其是2014年前后,受工业排放、燃煤供暖、面源污染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包头市空气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不仅严重影响市民健康,也制约了城市形象提升和产业绿色转型进程。  “大气污染治理绝非一蹴而就的突击战,而是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文彬介绍说,“面对压力,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协同作战,系统推进治理,先治重点再克难点,深挖潜力,一微克、一微克地去抠指标,推动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破局始于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包头市锚定“转型、治气、减煤、降尘、控车、严管”12字方针,修订了《包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配套出台了《包头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包头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包头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市级统筹、区县落实、部门协同”的责任体系,并创新建立“政府监管、排污者治理、公众参与”机制,实现多方共治。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包头市不仅紧盯工业排放等主要污染源,还将扬尘、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其他大气污染源纳入管控范围,实现大气污染源的“全口径”覆盖。通过“每月调度、季度打分、年度考核”及“一票否决”机制,将治理成效纳入区县和部门绩效考核“硬指标”,以刚性约束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深入企业检查在线监控设备。包头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市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连续4年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持续达标,但受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和地形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空气质量达到群众比较满意的水平还有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容松懈,必须持之以恒地持续深入予以推进。”赵文彬坦言。  瞄准“绿色标杆”,绿色革命驱动产业焕新  因地制宜、源头施治,包头市积极推动产业向“绿”向“新”转型,采取以“淘汰落后+升级改造+标杆引领”的模式,系统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  走进包钢集团环保管控中心,实时监控大屏上数据跳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浓度均远低于国家标准。“企业投入近百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其中,二氧化硫下降54.02%,氮氧化物下降50.03%,颗粒物下降27.55%。”集团能源环保部副部长王建奇说。  包钢的转型并非个例。目前,全市15家燃煤电厂的37台机组已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66家有色、水泥、焦化企业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3000余台工业炉窑通过清洁能源替代、深度治理等措施实现“绿色转身”;166台共1036蒸吨/小时燃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曾因生产排放的粉尘、废气给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企业变压力为动力,通过实施电解铝半干法烟气脱硫深度治理、配套建设风光新能源等项目,不仅实现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还收获“治污+节能”双重效益。“现在烟囱几乎看不见烟,厂界周边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我们还主动邀请大家进厂参观监督。”企业环保负责人表示。  目前,包头市“绿色标杆”的引领效应持续凸显。华云新材料等4家企业跻身自治区首批环保绩效A级企业,包头铝业等两家企业获评B级。这些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中可享受“少限产、不停产”政策,形成了“环保越好、发展越好”的良性循环。  激活“社会细胞”,全民共治守护“包头蓝”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全民战役,打破部门壁垒、动员社会参与,形成治理合力至关重要。为此,包头市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冬季散煤燃烧曾是包头市一大“顽疾”。  “尤其是城郊结合区域,之前平房较多且基本都是居民自己烧煤取暖,每到采暖季周边煤烟排放明显加剧,给本就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更大压力。”包头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杜兵介绍。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2021年包头市入选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试点城市,3年间累计投入50多亿元,完成9万余户居民清洁取暖改造,城市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100%。“以前冬天烧煤炉取暖,需要掏炉灰,不仅屋子里灰尘大,煤烟味还呛人。现在换成天然气壁挂炉,按一下开关就加热,屋子里干净又暖和,生活方便多了。”九原区居民姚利平高兴地说。  扬尘污染作为治理重点之一,包头市创新采用“走航监测+雷达扫描+网格巡查”模式,全面加强扬尘污染管控。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门已开展3次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排查扬尘源46处,下发督办函17期;住建部门整改工地扬尘隐患44处;交通和公安部门联合查处货运车辆抛洒行为644起。  “今年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推送火点246个,较去年同期减少,而且重大节假日禁燃烟花爆竹成效明显,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两天。”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李培臣说。  为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包头市通过开展“美丽包头行动者”系列活动,推选出28家先进企业、31名先进个人,并号召社会各界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让“共建美丽包头”成为全民共识。    为“美丽包头行动者”颁发荣誉证书。包头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包头市不仅守住了清新空气,实现了空气质量显著提升,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为同类重工业城市探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包头样板”。

上一篇:
兴业银行成功落地并购银团项目
下一篇:
5000亿电力央企,净利腰斩,仍拿18亿分红!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