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从一天到一小时 一家企业眼中的“川渝速度”
发布时间:2025-08-25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海韵  8月24日早上8点,在川渝高竹新区,3辆装载汽车模具的渝牌货车准备出发,四川翔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翔力模具”)物流主管罗显强正核对清单。8点30分,货车经邻水高滩至渝北茨竹快速通道,驶入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1小时后,3辆空车返回园区,罗显强给重庆客户发微信:模具上午已到,请核对入库。  “以前运一车货得跑一整天。”罗显强说,每天早上8点装车,从邻水高滩园区(今川渝高竹新区)出发,走210国道或包茂高速到果园港,晚上8点才能回到厂里,一天只能送一车货。  2016年,由于扩产增量需要,翔力模具刚刚从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搬至邻水高滩园区。那时,园区内道路没有修好,照明不佳。有时宿舍停气,只能洗冷水澡。人才引进也困难重重。“技术人员全得从重庆招,有些年轻人看一眼环境拔腿就走。”罗显强说。  转机始于川渝合作机制的升级。2020年12月29日,川渝携手共建全国首个跨省域新区——川渝高竹新区,定位为“重庆中心城区新型卫星城”。2021年7月,广渝两地开启建设南北大道三期项目,这条路曾是重庆与广安交界处的“断头路”。2024年,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南北大道三期相继通车,新区纳入重庆主城区“1小时通勤圈”。  “新区建好了,路修好了,企业也实现跃升发展。”罗显强算了两笔账:以前从厂区发货给客户,要经过上海港或天津港,如今在重庆果园港清关,一天就办完手续;南北大道全线通车后,物流效率提升3倍,物流成本降了20%,运输周期缩短4天,单车综合运费下降20%左右,一年节省近50万元。  交通便捷带来生活的便利。如今,公司90名工人来自邻水本地,其中28名是返乡技工。冲压工刘勇曾在广东打工,2020年回乡入职,“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去年,妻子也进了厂。”  通道带动物流,物流带动产业。依托重庆汽车制造基地,翔力模具成为上汽大众、捷豹路虎二级配套供应商。2020年,企业拿到比亚迪一级核心供应商资质,靠的也是“川渝速度”。2024年7月,比亚迪追加一套模具订单,要求45天交付。公司连夜对接川渝供应链协同平台,重庆北碚提供锻件毛坯,四川广安完成精加工,在川渝高竹新区总装调试,42天交货。今年,公司又成为长安福特战略伙伴。“过去,公司按大众标准做模具,如今采用同样标准,可服务比亚迪、奇瑞,订单排到了明年2月。”罗显强说。  “在这里,川渝不再是两个行政区,而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成立5年来,累计入驻企业210户,工业总产值达286.92亿元,其中重庆企业占比62%。

上一篇:
预计超过1750万人次参与,上海下月迎全城盛事,再现“第一盏灯”
下一篇:
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