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泛海控股被法院启动预重整程序,民生信托和民生财富,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8-24

  2025年7月初,一则来自地产行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泛海控股发布公告,旗下两家控股子公司——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武汉泛海城市广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被不同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泛海的财务情况,了解的人都知道,是非常非常糟糕的。早些年泛海曾公开招破产重整投资人,结果不了了之。究竟是买家寥寥无几还是LZQ认为折扣过低,不可知。但这一次中心大山和城市广场北申请破清,某种程度上是泛海危局解决的加速。

  武汉中心大厦是承载着泛海控股和LZQ诸多期望的地标性建筑,自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泛海也倾注大量的资源甚至通过旗下民生信托和民生财富募资,以自融的方式来进行项目建设。

  按照原来的规划,它本应成为城市天际线的亮丽名片,然而如今却深陷债务泥沼。破产清算不仅让泛海控股的发展再添阴霾,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地产行业困境与债务风险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其中不乏泛海控股旗下的民生信托和民生财富。

  工商信息平台显示,民生信托控股股东为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与两家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的公司为一个大股东,实控人还是卢志强的中国泛海。

  毫无疑问,这对于民生信托投资人而言,一定是一个坏消息。

  武汉中心公司作为泛海控股旗下核心地产资产,公开资料显示,其总资产81.94亿元但净资产为-14.38亿元,属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而其破产清算将直接导致民生信托持有的关联资产价值归零。作为泛海系地标项目,中心大厦因长期停工、维护成本高昂(年维护费超千万),清算时可能需折价处置,加上当前地产行业进一步加速出清,会压低资产残值。

  不仅民生信托多款资金池产品底层资产与泛海系地产项目高度关联,还有众多民生财富的产品也与大厦项目和中央商务区息息相关。

  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心公司的破产将导致相关抵押物失效,民生信托剩余资产因市场低迷可能进一步贬值,本就不多的余额可能会被进一步缩减,严重损害投资人的相关利益。投资者可能被迫从“信托合同债权人”降级为“泛海破产债权人”,兑付金额大幅缩水。

  而投资人已经苦苦等待,起码六年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个六年?他们几乎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

  尽管这些产品因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已经被判决泛海控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考虑到泛海目前的状态和相关债务情况,清偿率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具体可以参考海内资讯的一篇报道:债权人清偿比例预计不足30%,投资者普遍面临“胜诉难执”的困局。在泛海控股等主体尚未完成清算之际,投资人只能无奈的等待。

  自2024年11月起,泛海控股不再将民生信托纳入合并报表,转为权益法核算。此举虽使泛海控股净利润增加8.09亿元、净资产增加9.76亿元,但民生信托仍由泛海承担重大影响。期内优化了自身资产负债表,但民生信托的债务问题并未消除。

  局面已经是这样的局面,作为投资人怎么办?

  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民生信托或直接向武汉中心公司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争取在资产清算中优先受偿。许多公司和机构已经启动相关流程,包括武汉中心公司债权人中建一局、民生银行等已启动诉讼,投资者需及时提交证据材料。

  但这仅仅具有理论上的可操作性,实际上执行起来往往是困难重重。金融机构在处置相关资产方面,不仅更为迅速而且更加熟练。

  从投资人到民生信托再到债权申报,中间隔了一个民生信托。就算是民生信托起诉,还能保全多少资产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反观民生信托自身,都已经被两家托管,能动性实在是有限。

  无独有偶,八月初,来自上海信托圈的消息显示,泛海控股被法院启动预重整程序。

  从这次两家公司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隐隐可以感觉到,债权人对于武汉中央商务区的项目,已经不在保持耐心。从某种程度上,也将某种程度上推动的重整。

  而泛海控股被启动预重整,是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当年叱咤风云的泛海系,如今已经是一地鸡毛。

  对于泛海而言,能否招募到合适战略投资者,是撬动泛海系资产的“金钥匙”。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民生信托自身问题的处置,离不开泛海的重整。

  回到民生信托这边,截至2023 年6 月,民生信托预估需承担赔偿责任的信托项目规模达291.53 亿元,叠加武汉中心公司破产的连锁反应,其法律风险敞口可能进一步扩大。2024年4月,民生信托被中信信托、华融信托托管,今年2月,民生信托迎来新总裁推动风险化解工作,奈何进展有限,短期内仍然看不到问题解决的曙光。

  但从其他高风险信托公司来看,已经有加速解决的趋势。目前华信信托已经完成前期投资人的签约工作,大连市政府做了一个表率,已经成立类似春晓的企业,风险化解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

  Z字头的信托公司,据悉也已经再走相关流程方案。

  民生信托和财富投资人何时见曙光?

上一篇:
中国造船已世界第一,为什么还要再重组一家世界级的巨无霸?
下一篇:
隆基绿能二季度减亏显著,下半年能否打出翻身一仗?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