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国家重磅文件出炉!油气田又有了“新资产”
发布时间:2025-08-22

  来源:石油Link  国家发布最新政策,为油气田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油田  CCER 减排  共2086字|建议阅读时间 2分钟  文|木兰  油气田放空燃烧的天然气,一年就超1000亿立方米!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年度天然气放空燃烧跟踪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天然气放空燃烧量达到1510亿立方米。国际能源署也表示,去年放空燃烧的天然气总值按欧盟进口价计算高达630亿美元。  如何将这部分天然气转化成“资产”?  我国最新发布的政策有望“解救”这些放空燃烧的天然气。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三批CCER方法学征求意见稿,首次将油田伴生气回收纳入国家核证减排体系。  这意味着油气田放空的甲烷可以从温室气体、废气变身成“可交易的资产”。或者说,油气田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与技术开展的减排工作,现在也可以转化为收益了。  CCER扩容,油气田伴生气入列  CCER,即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是中国碳市场的核心补充机制。它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励全社会自愿开展减排行动,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本质上看,CCER是对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回收等自愿减排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经过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减排量。  1单位CCER等同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与强制碳排放配额不同,CCER由风电企业、林业公司等非控排主体主动开发,需经第三方机构严格审定、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签发,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其核心作用在于为控排企业(如电力、钢铁行业)提供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抵销选项。按规定,CCER一般可抵消不超过5%的清缴义务,帮助企业降低履约成本。  中国海油2024年9月的案例便生动体现了这一价值。  其通过40万吨/年煅后焦工程余热利用热电联产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北京绿色交易所完成了79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  最终,这笔核证资源减排量用于中国石油下属重点排放单位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有效助力国资央企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三个批次的CCER方法学,为各类减排项目提供了标准化的核证依据。  前两批次方法学覆盖领域广泛,包括造林碳汇、光热发电、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煤矿瓦斯利用等多个绿色低碳场景。    8月15日,生态环境部进一步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热电联产》等4项方法学(征求意见稿),标志着 CCER 覆盖范围的再次扩容。  此次新增的4项方法学中,有3项聚焦油气田伴生气回收利用,且分别对应不同场景:  ●海上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方法学:适用于海上油田开采过程中的伴生气回收项目,直接覆盖所有海上油田相关减排行动;  ●陆上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利用方法学:针对陆上气田试气阶段的放喷气回收,适用于常规天然气井、页岩气井和致密气井的放喷阶段;  ●陆上油田低气量伴生气回收利用方法学:专门面向日产气量较低的陆上油田伴生气回收(伴生气处理系统设计规模≤3 万立方米/天)。这类伴生气以往因回收经济性差,常被放空或简单燃烧处理,如今被正式纳入CCER体系,将有效激励企业开展回收利用。  此次方法学扩容,不仅完善了CCER的制度框架,更让此前难以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的减排领域(如低气量伴生气回收)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废气”变新赛道入场券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伴生气曾长期处于排放管理的死角,而如今随着CCER方法学的扩容,这一局面正迎来根本性转变。  伴生气是石油开采中同步产出的天然气,其成分复杂多样:核心成分为甲烷,还包含乙烷、丙烷等高附加值轻烃,同时混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需净化的杂质,以及氦气等稀有资源。  伴生气的具体组成还会因地质条件、原油性质及开采工艺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长期以来,由于单井气量少、收集经济性低,这些伴生气往往被直接放空处理。  以我国某油田为例,尽管其辖区伴生气资源总量丰富,但受区域分散、富集度低、分布不均衡等因素限制,早期只能通过井场火炬昼夜燃烧的方式排放。  这种粗放式处理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更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担。  据统计,我国每年油气田放空天然气量高达101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全年用气量的2倍。  其中,伴生气中的硫化氢直接排放会毒害环境。如果采用传统胺法脱硫处理,成本高达180元/吨,且设备腐蚀严重。  由此,伴生气处理陷入了“放空污染环境、回收缺乏经济性”的双重困境,成为油气田开采过程中亟待破解的艰巨任务。  近年来,国内油气企业已通过技术创新探索出有效解决方案。  比如,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通过优化集气工艺、应用VOCs回收利用等新技术,实现了伴生气100%回收利用,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    再比如,中国海油惠州32-5平台则通过海上膜脱碳示范工程,平均每年回收伴生气约72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相当于植树14万棵,成功实现火炬零放空。  技术突破之外,政策支持更成为关键推动力。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CCER方法学第三个批次扩容文件,明确油气田回收利用甲烷可申请CCER,为油气企业提供了碳资产开发的清晰路径。  被认可的CCER可通过交易覆盖履约成本,例如中国海油已成功用CCER抵销电厂配额缺口,实现了环境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不过,油气田要通过CCER实现伴生气收益变现,还需完成一系列关键准备。  首先是项目需符合CCER方法学适用范围。  其次在实施层面,需配备高精度监测设备。安装精度±2%的气体流量计(海上平台为强制要求),配套精度0.1ppm的井下激光甲烷检测仪,并确保数据实时直传国家平台。  此外,企业还需完成减排潜力评估、经济性分析、成本收益模型构建等系列论证工作。  尽管前期准备存在一定门槛,但CCER方法学的扩容还是为油气田开辟了全新的增长空间。  它让曾经日夜燃烧的油田火炬,具备了转化为可交易碳资产的可能,更将油气田长期面临的减排痛点,转化为切入千亿碳市场赛道的入场券。  举报/反馈

上一篇:
济宁港航集团跻身“2025中国物流企业50强”第16位
下一篇:
甘肃首个工业用户燃气掺氢项目试运行成功 掺氢比例最高达20%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