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地沟油”生意撑起丰倍生物IPO 19亿元生意难抵欧盟重税
发布时间:2025-08-22

  近段时间,苏州企业丰倍生物的IPO过会消息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关注。

  从披露信息来看,丰倍生物主要经营废弃油脂生产资源化产品。简单来讲,就是将“地沟油”“泔水油”等废弃油脂,通过提炼加工的方式变成生物燃料,再卖给相应的客户。

  因为丰倍生物这门生意的特殊性,不少投资者都把其称为“地沟油第一股”。丰倍生物自身也靠着“地沟油”,实现1年19亿元的高额营收。

  很难想象,在10年前人人喊打的“地沟油”,如今已成了一门赚钱的大生意。而随着丰倍生物完成了IPO过会,也意味着其距离登陆A股上市一步之遥。

  行业风口下的欧盟壁垒

  事实上,将废弃油脂二次回收利用这门生意,已并不算新鲜事。

  早在2013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就启用一架以生物燃料为动力的飞机完成试飞,而这家飞机的燃料,正是以“地沟油”为原料提炼、加工而来。

  我国是废弃油脂生产大国,废弃油脂回收、二次生产等业务潜力巨大。从2023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成为全球废弃食用油最大的出口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口了超过200万吨废弃食用油,占国内废弃食用油生产的一半以上,创历史新高。2024年上半年,中国已出口140.9万吨废弃食用油,前三大进口国分别为美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

  

  随着提炼技术的发展,除了交通运输燃料之外,废弃油脂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纺织、生物医药、矿业等行业,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地沟油”的变废为宝。

  例如,此次即将完成IPO的丰倍生物,主要经营的产品便有农药助剂、化肥助剂等农业用品以及生物燃料产品。2022-2024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17.28亿元和19.48亿元,整体营收增长颇为显著;净利润却呈现连续下滑状态,分别为1.33亿元、1.30亿元和1.24亿元,盈利能力呈现持续走弱趋势。

  为何会形成这种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从丰倍生物收入结构来看,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主要分为生物基材料和生物燃料)在主营收入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79.53%、81.94%和81.68%。然而,正是这项核心业务2024年遭遇了重大政策冲击。

  

  2024年7月1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对中国生物柴油的反倾销终裁,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征收12.8%至36.4%的临时关税。2025年1月9日,欧盟成员国批准征收正式反倾销税,直接切断了中国生物柴油进入欧盟的主要通道。

  这一政策出台直接使得丰倍生物核心出口市场遭遇重创,丰倍生物2024年来自欧盟的销售收入暴跌至5051.21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49.33%下降至2024年的13.67%。

  

  需要注意的是,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费地区,欧盟地区的消费量占全球生物柴油总消费的34.65%。尽管丰倍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已将出口市场转向新加坡、瑞士等非欧盟国家,并表示新加坡市场已成为第一大出口区域,但相比欧盟2021年就能带来超3.3亿元的收入,来自新加坡和瑞士2023年的收入尚没能完全弥补欧盟市场留下的巨大缺口。若通过非欧盟国家进行转口,产品最终仍流向欧盟,极有可能面临欧盟反规避调查的进一步制裁,相关风险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面对行业整体承压的形势,而丰倍生物却选择逆势扩张。在本次IPO中,该公司拟募资7.5亿元,用于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甘油0.82万吨等项目。加上现有的生物柴油产能,丰倍生物的生物柴油产能将从10.5万吨提高至45万吨以上,直逼行业龙头卓越新能的50万吨水平。

  但在当前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核心出口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丰倍生物此次募投项目背后对政策风险的评估是否充分,新增产能能否及时消化,都是市场必须正视的问题。

  创始人“地沟油”逆袭路

  丰倍生物之所以能走到IPO的大门前,离不开其背后的关键人物——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平原。根据丰倍生物招股书,平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85.4%的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平原出生于1976年,1999年本科毕业于江南大学油脂专业,拥有复旦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9年,从江南大学毕业的平原,加入中粮旗下一家公司,成为了一名食用油脂销售员,从基层干起一路做到了业务主任。

  由于每天接触粮油,平原在做销售员期间也经常目睹油脂加工厂下脚料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地沟油”回流餐桌危害人体健康的乱象。

  种种因素叠加下,平原下定决心“改造”废弃油脂,从做了5年食用油脂的业务主任岗位辞职,投身废弃油脂综合利用领域。

  2014年7月,平原出资500万元正式创立丰倍生物的前身丰倍有限,正式切入废弃油脂回收与再利用赛道,主要从事油脂化学品相关业务。但创业初期的丰倍生物并不容易,根据平原早前的采访报道称,丰倍生物曾遭遇创始股东撤资,资金短缺,另立门户还被同业竞争带走大部分客户的情况。

  但到了2018年,事情迎来了转机,由于《可再生能源指令》,欧洲生物柴油进口需求暴涨。根据国金证券研报,2018年,欧洲生物柴油净进口量已超过30亿升,需求量是2017年的3倍。突如其来的机遇,给几近分崩离析的丰倍生物指明了方向。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乘着国际市场东风,丰倍生物快速提升产能,扩张业务布局。

  平原更是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对丰倍生物进行资源整合,平原及其妻子韩琳琳控制的良友油脂、维格生物与福之源3家企业并购进丰倍生物体系内,形成了“废弃油脂回收—深度加工—高值化应用”的闭环。

  更有投资机构嗅到“甜头”,丰倍生物罕见获得毅达资本的A轮融资。对外公开披露一轮融资的丰倍生物也拿到了约40亿元估值。目前,丰倍生物已成为国内第一梯队的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产能规模位居国内生物柴油行业第六。

  但不得不提的是,平原也通过对丰倍生物的资源整合套现。

  丰倍生物招股书显示,通过上述股权收购,平原配偶韩琳琳通过转让维格生物70%股权、福之源80%股权分别套现3365.6万元、407.38万元;平原通过收购李寅代持的良友油脂70%股权套现70万元。若以此计算,平原、韩琳琳夫妇通过股权交易直接套现3842.98万元。

  另据招股书披露,丰倍生物分别于2022年、2023年进行两次大额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1500万元、1614万元。以平原持股比例85.4%来计算,超过八成都将落入实控人的口袋,共计套现2659.36万元。

  综合上述股权收购和两次现金分红的结果来看,丰倍生物IPO前夕,平原、韩琳琳夫妇已成功落袋超6500万元。

  现如今,丰倍生物成功过会,即将成为“地沟油第一股”,这也意味着其废弃油脂转化为高价值产品的商业模式得到了监管认可。但上市也并非终点,丰倍生物仍然将面对欧盟政策的调整、新增产能消化等压力,其能否凭借IPO获得突破,寻求新的增长级,IPO参考将持续关注。

上一篇:
无源物联网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下一篇:
亚信安全“菁英伙伴金秋行动”(北京站)启幕,携手伙伴共拓安全新局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