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走进山钢日照:“北方明珠”的多彩画卷是怎样绘就的?
发布时间:2025-08-21

  乘“协同支撑”东风,扬“向海图强”之帆。

  走过“系统导入年”,迎来“深化推进年”,在宝钢股份协同支撑下,山钢日照发挥主体责任集聚内生动力,步入了“全面深化变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新阶段,山钢日照被赋予新“使命”新“内涵”。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强调,要把山钢日照打造成为宝武效率最高的基地、钢铁行业效率最高的基地,持续推动山钢日照成为宝武的“北方明珠”。

  协同创效。山钢日照全面落实“五个深化”重点任务,以价值创造、效率提升为核心,聚焦年度经营目标,有序推进101个年度计划项目,今年上半年协同效益基础目标完成率超额完成目标进度。

  主动担当。山钢日照综合研判市场形势和高炉状态,优化调整高炉中修时间,多措并举保持高炉安全稳定顺行,铁水温降、热装率等关键效率指标稳步改善,吨钢利润跑赢大盘,经营绩效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圆满完成利润目标。

  责任在肩,不负所托。今年以来,山钢日照用逆袭的业绩和实力增强了“好起来”的底气和信心,呈现出奋发有为、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变革之舞”

  与绩效考评指挥棒一起跃动

  1月份,人均绩效24元!“生产经济指标完成得不错,凭什么奖金这么少?”“没想到公司绩效评价变革来真的!”……管理变革风暴下诞生的“热轧案例”至今仍在山钢日照广为流传。

  彼得·圣吉在《变革之舞》中提到:变革的关键是持续学习。

  围绕盈利能力提升总目标,在向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对标学习的基础上,山钢日照于今年1月1日正式发布了《“向海图强”经营管理体系变革总体推进方案》,积极推进“产品经营+模拟经营+6项配套变革”,即“116方案”,形成定位清晰、责权对等、协同高效的科学管理机制,打造员工与企业利益共同体,快速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116”变革的核心要义是“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剑锋”直指以往KPI考核的堵点,比如过于关注指标本身,很少关注生产经营情况;过于关注过程指标,很少注重结果输出;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打开格局”注重协同价值……

  

  山钢日照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超越自我、跑赢标杆”为目标导向,从“价值创造、超越标杆、费用减降”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一方面与自己比,聚焦模拟利润,充分激发组织活力,鼓励员工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强化相对优势,考核“加速度”,评价重点放在与标杆的“缩差”。

  “考核指标更加精简,更加聚焦利润。”山钢日照运营改善部副部长孙延海解释说,原本14项KPI指标调整为3项,考核体系体现“按贡献分配”原则,杜绝出现“躺赢”或“必输”现象。

  

  “提灯前行”

  能力在市场熔炉中淬炼

  “人均绩效24元”犹如一记闷棍,把山钢日照热轧厂干部员工打懵了。

  “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热轧厂党委书记、厂长孟祥瑞话语间带着几分苦涩:“当时,管理者和员工们普遍不理解、不认可,思想上产生了不小的波动。”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人均绩效24元”更如当头棒喝,把山钢日照广大干部员工打醒了。

  山钢日照将《管理变革怎么看》《向海图强怎么干》《价值创造怎么办》三本形势任务教育手册发到各班组,组织开展“管理变革当先锋、协同发展争一流”大讨论。广大员工认识到: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只看“产量、质量”不看“利润、效益”的思维惯性,是经不起市场风浪的。要把算账经营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

  在热轧厂分析会上,厂领导与大家一道对照学习相关改革方案,一起复盘日常生产中的“跑冒滴漏”并寻求改善方法。思想统一方能步调一致。很快,干部员工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热轧厂第一时间组织骨干员工奔赴标杆单位对标学习,向永锋钢铁学习精益管理方法,向武钢有限学习模拟经营机制,向梅钢公司学习设备管理经验,向太钢集团学习产品质量改善之策。

  

  山钢日照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算账经营”“价值创造分享”等思维渗透到各基层岗位,烙印到员工日常作业中。

  山钢日照炼铁厂与宝武炼铁技术团队深度协同,开展现场勘查诊断,形成常态化技术交流机制。与宝钢股份深度协同,制定2号高炉定修计划,并首次通过外购铁水方式保障生产顺行。同时密切跟踪生铁成本,通过开发性价比高的焦煤、矿石,优化高炉操作,提升块矿比例、高炉降焦提煤等措施持续攻关,重塑铁水成本行业优势。

  走进炼钢厂办公楼,一楼大厅看板上“重执行、强落实、见实效”九个大字格外醒目。聚焦效率提升,炼钢厂实施了转炉“33”工程、精炼“321”工程、连铸“1300”工程。为促进管理进步、技术提升,炼钢厂推行管理技术人员“现场观察日”制度,即管理者去现场观察,查找生产、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举措。对员工,则是发动大家围绕“标准化作业”进行找茬,对查找出的问题改进并给予分层分类奖励。

  “以前各单位更多是关注本单位的成本,现在则是考虑全公司效益最大化,推动全流程降本。”财务部王玉欣喜地介绍说,今年前五个月,吨钢成本与去年同比降低明显。

  

  “市场抢滩”

  重塑“以用户为中心”机制

  今年以来,走访用户206家,开发新用户57家。公司领导带队走访用户15次,形成22项公司级清单,已解决18项。厂部领导带队走访32次,形成74项厂部级清单,已解决56项。

  一组数据佐证山钢日照重塑“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机制的决心和行动。

  在营销改革方面,山钢日照推出“431”攻坚战略,围绕“高端化、近地化、终端化、国际化”“新产品、新用户、新市场”和“与标杆缩差”,通过重塑营销管理体系、强化终端用户市场、加大近地销售力度、深耕国际市场开拓、提高技术营销能力、深化营销整合协同系列措施,实现产销研一体化实体化变革再深化。

  

  “营销变革后,产品经营体被赋予更大的自主权。”热轧经营体总经理孟祥瑞如是说。山钢日照赋予经营体负责人更充分的经营决策权和人事权,缩短决策流程;赋予14个产品团队定价、排产、研发等资源调配权;聚焦利润目标,从跑赢自我、跑赢标杆、价值创造三个维度设定考核指标;建立赛马机制,经营体只奖励前两名;建立公司产品经营月度分析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产品经营相关问题。山钢日照通过实施五大关键举措,实现以价值创造为牵引,以用户为中心,产销研高效协同、快速决策、快速响应、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持续深化产品经营,提高产品盈利能力。

  张开“产品经营”“模拟利润”两翼,各产品经营体均成立了产销研接单“三人组”。冷轧经营体非汽车冷板产品接单三人组成员田湖介绍说,从“闷头轧钢”到“全员商人”,我们算账过日子,决策的标准是盈利,订单毛利被拆解为上百项参数,技术降本、工艺降本等均可转化为溢价能力。管理者从生产者变经营者,带头跑市场走用户。冷轧厂党委书记、厂长、冷轧经营体总经理徐卫国6个月时间足迹遍布多省,手机里存满了用户信息。“冷轧经营体派驻30余名生产骨干常驻重点用户生产现场,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成本优化方案。”冷轧厂生产技术室主任查凯说,冷轧经营体不仅活跃着31个“三人组”,还专门组建了十几个“创值战队”进行“强攻山头”。比如,“创值战队”深度挖掘某家电用户新机型开模需求,积极引导用户使用山钢日照产品,实现该家电主机厂首次使用公司产品的突破,截至6月份该用户月均采购份额提升了20%以上。

  

  围着经营转,奔着利润干。热轧厂推行内部模拟市场化,制定《热轧厂模拟经营方案》;建立“厂部—作业区—班组”三级目标责任体系,经营压力直达产线操作岗位,模拟利润目标与岗位创效垂直联动,全员都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每道工序成为价值创造的活力单元。热轧经营体成立2个利润中心、3个模拟经营团队,并确保用户信息“1小时直达”生产制造端。

  厚板经营体开展了“我的岗位价值”大讨论,轧钢工陈洪川的小本子记满“创效密码”:卷取速度提高0.5米/秒,机时产量提高3吨/小时;热装率每提升1%,降低煤气成本0.14元/吨。“不仅要卖钢材,更要卖解决方案。”当得知某搪瓷钢厂需要一种新型搪瓷缸用钢时,接单“三人小组”多次上门敲定解决方案和技术参数,团队在轧机旁连续奋战调试,拿下用户订单。“用户特意将这款产品命名为‘山钢日照’独有牌号。”中厚板厂产品室主任李国宝开心地说道。

  今年前五个月,山钢日照高端化“2+2+N”产品销量超年度目标11.5%;近地化销售同比进步12.3%,超年度目标19.5%;终端化销售同比进步15.1%,超年度目标6.8%。

  “北方明珠”绽放光彩。“改革图强”绘就的山钢日照多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一篇:
皖企追“光”行|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企业巡展(70)——安徽沐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
华兴银行:大厦易建,治理难成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