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太乙财新 | 西部证券38亿“并购”国融证券:陕西首家千亿级券商诞生
发布时间:2025-08-21

  当下,证券行业的并购可谓风起云涌。

  前有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世纪合并,不仅诞生了新的“航母级券商”,更让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添砝码;后有国联证券吞下民生证券,同样为江苏的资本市场注入新动能。

  8月15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西部证券以38.25亿元现金受让国融证券64.5961%的股权,标志着这场历时14个月的并购正式敲定。

  由此,作为陕西唯一上市券商的西部证券,正式成为陕西首家总资产逼近1200亿元的千亿级券商。

  证券行业:并购整合已成趋势

  这是太乙财新首次介入证券业话题。

  何谓“券商”?就是我们常说的证券公司,可谓资本市场的核心中介机构,扮演着“连接投资者与融资者”的桥梁角色。它们不仅帮助企业上市融资、进行证券承销,也为投资者提供交易通道、财富管理和投资建议服务。

  通俗而言,券商就是资本市场的“全能管家”:既要帮企业IPO、发债券(投行业务),又要为股民提供交易通道(经纪业务),还能自己拿资金炒股(自营业务)、帮客户管钱(资管业务)。

  纵观中国当下的证券行业,可以说: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且呈现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的特征。

  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中国证券行业营收达4380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1672.57亿元,盈利能力稳步提升;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投资者数量超2.4亿,市场基础持续夯实。

  行业人士分析,行业的集中度加速提升,但头部券商与特色中小机构分化加剧,财富管理转型、金融科技应用及国际化布局成为核心发展方向,政策驱动下并购整合与合规风控成为行业关键词。

  

  在此背景下,行业格局正加速分化,尤其体现在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

  那么,“并购重组”背后的底层逻辑有哪些?

  太乙财新总结了三大原因。

  其一是政策驱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证监会随后出台政策鼓励券商通过并购提升集中度。2024年以来,券业并购案例已达17起,交易金额超800亿元;

  其二是行业压力:中小券商生存空间收窄,2024年行业CR10(前10家券商营收占比)达58%,较2020年提升15个百分点,尾部券商面临“要么被并购,要么退出市场”的选择。无可厚非,这就是从“春秋战国”到“强者恒强”的现实。

  其三是区域需求:地方政府将券商整合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以陕西为例,2024年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31.4%,亟需券商提供股权融资、产业基金等综合服务。

  

  而在注册制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券商更成为连接产业与资本的核心纽带。

  这一点,我们能够从2024年陕西社会融资规模中找到支撑:直接融资占比已达28%,较20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券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愈发凸显。

  出手38亿:“新西部”呼之欲出

  进入此次并购。

  来看两大交易主体。

  先重点认识下西部证券:作为陕西唯一上市券商,2001年1月在西安注册成立,2012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全国第19家上市券商,业务涵盖投行、自营、资管、信用等。

  西部证券近年发展势头称得上十分迅猛。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达1047.84亿元,较2019年增长112%;2024年实现2024年营收67.12亿元,净利润14.03亿元,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占比达42%,在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产业研究能力突出。

  

  “凶猛”背后是陕西投资集团(陕投集团)的强力支撑——陕投集团持股35.65%,并通过西部信托形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控股36.79%,为并购提供了坚实的资本后盾。

  目前,西部证券营业部数量超100家,除西安总部外,还覆盖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全国重点城市。

  再简单了解下国融证券:是一家民营券商,2002年成立,大本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72家营业部则覆盖北京、上海和内蒙古等地(其中内蒙古地区就占据近三成)。其2024年营收11.19亿元,投行业务贡献近三成,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尤其在债券承销和北交所IPO领域表现突出。

  回到此次并购,从交易结构看,西部证券采用了纯现金支付方式,以每股3.3217元的价格,受让国融证券11.51亿股股份,转让价款总计达38.25亿元。交易完成后,西部证券将成为国融证券控股股东,持股64.5961%。

  

  不得不说,交易完成后的“新西部证券”实现了“三个跨越”:

  第一个是规模上的跨越:合并总资产逼近1200亿元,首次进入全国前20强;

  第二个是区域上的跨越:国融证券一定是被低估的“区域拼图”,因为其在内蒙古拥有12家营业部,合并后不仅填补西部证券在西北边疆的布局空白,更辐射西北五省,为陕西建设金融强省提供支撑;

  第三个是业务上的跨越:一方面,国融证券控股首创期货(持股50.37%),与西部证券旗下西部期货整合后,可形成覆盖能源、农产品的衍生品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其还持有国融基金53%股权,为西部证券资管业务提供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双方在“擅长领域”上会形成更为深度的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层对此番并购也高度重视,批复中明确要求西部证券必须在一年内(2026年8月前)提交详细的整合方案及时间表,涵盖业务、团队以及管理系统融合的具体路径,并特别强调“风险隔离”与“严防利益输送”。

  生态协同:金融陕军持续进阶

  在监管鼓励券商“并购重组做优做强”的背景下,西部证券从2024年6月启动收购,以3.3217元/股的价格受让国融证券64.6%股权,交易总价38.25亿元,到今年8月正式获证监会核准。

  应当说,为期14个月的“闪电并购”,是陕西实施“金融强省”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整合省内及北方区域证券资源,填补陕西在全国性券商布局中的短板。

  那么,陕西做对了什么?

  横向来看:

  一方面是对顶层设计的响应度高。

  2021年9月,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陕西省“十四五”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完善治理结构,实现业务规模、经营效率、资产质量同步提升”,特别强调“支持西部证券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成为具备综合优势的一流投资银行”。

  这一政策导向为本土券商的全国化布局与业务多元化提供了明确指引,也为金融资源反哺实体经济奠定了制度基础。

  

  另一方面是与定向产业的融合度强。

  陕西省工信厅联合陕西省财政厅、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等部门,构建“考核+奖补+贴息+担保+风险缓释”多层次融资支持政策体系,引导金融资源不断聚焦工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其中就有:建立“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聚焦全省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会同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匹配24家银行机构为主办行和参与行,确定1794家企业为产业链重点企业,形成产业链金融服务闭环。

  纵向来看:是“金融陕军”对实体经济反哺的精准突击,从而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实施路径。

  以西部证券为例,作为本土唯一上市券商,通过投行、经纪、资管业务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其在近三年累计承销企业债券超300亿元,包括赋能文旅产业、科技金融创新、绿色金融实践、区域综合金融支持等。

  

  太乙财新注意到,去年8月,西部证券董事长徐朝晖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西部证券立足陕西,锚定‘十四五’时期成为一流上市综合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以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能力为锚,以现代化产业体系金融需求为导向,坚持股债并重、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服务适配性与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今年,徐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政策红利为券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券商只有主动适应变化,苦练内功,在战略、人才、科技、风控等方面全面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实现业务的创新与突破,最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

  回看西部证券此役,以38.25亿元并购国融证券64.6%股权,不仅实现其资本规模的突破,更通过期货业务整合、区域布局优化及业务链互补,显著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成为陕西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与实体赋能的关键抓手。

  应当说,在承接“十四五”与“十五五”的这一关键节点下,西部证券不仅为本土券商树立了榜样,更为金融陕军的生态协同提供了好的支撑。

  期待西部证券焕新启幕!期待金融陕军能有更大作为!(孙壹璨)

上一篇:
匠心凯伦 | 防水高标准,交付零渗漏!凯瑞伦携手保利集团共筑工程典范
下一篇:
中国平安盛瑞生:平安一直把服务三农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