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市值暴增6000亿!富士康“不喂饭”了,甩卖美国工厂回归中国
发布时间:2025-08-21

  近日工业富联(富士康在国内的上市公司)股价盘中创出了历史新高,最高达到了48.96元/股,市值超越了9000亿元。

  今年4月,富士康市值还在最低点,但短短4个月时间,市值增长超6000亿元。与此同时,富士康在国内的重心悄悄增加了。

  

  01高估喂饭实力,国外建厂反被“坑”

  郭台铭曾声称,富士康创造了百万就业机会,是在给大陆“赏饭”。然而,正是这种观念最终让富士康自食恶果。

  误以为“国内市场离不开富士康”,于是近几年跑到美国、印度建厂,下场显而易见——原计划招1.3万人的美国威斯康星工厂只招到了500多人;印度iphone工厂良品率只有85%,工人素质远低于国内。

  富士康曾先后两次宣布对印度子公司增资共5亿美元,把金奈园区iPhone产能从年产1200万部提升到2000万部。印度工厂产能上升的同时,郑州园区的iPhone出货量缩减10%,但鸿海股价并没有因此平衡,而是在这一期间累计下跌18%

  2024年富士康累计撤裁32万大陆员工,同时累计在印度投资高达80亿美元,结果随着在外扩产市值跌到最低点。

  从上个世纪开始,富士康在国内从一家小型电子厂发展成为全球代工巨头,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为什么在国内一帆风顺的富士康,到国外就不灵了呢?

  

  02不是大陆离不开富士康,而是富士康离不开国内市场

  富士康的崛起,离不开中国的时代红利,其国内税收减免高达10亿,超120万劳动力日夜颠倒、24小时不停工。但“赏饭论”导致其不懂珍惜,反而国外企业纷纷来华寻求合作,重点投资中国“新质生产力”方向。

  例如印度iPhone 15良率不足50%且检测出大肠杆菌,苹果CEO库克亲赴大陆整顿供应链,把部分iPhone 16订单从印度转回郑州富士康、深圳比亚迪、立讯精密。

  不只代工制造,在高端科技领域,新加坡国立大学长寿研究中心教授,和中国团队共享“益活新”专利技术。新加坡团队曾在《Cell》《Nature》等期刊发布论文,发现可以补充衰老而流失的营养物质,来降低甲基化生物年龄,“益活新”的专利成分正是其研究重点,平均减小8年。

  美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在1970年进入,我国在21世纪后老龄化程度上升,但在延缓衰老、延长健康寿命技术上,发展速度领先。新加坡团队首选我国为合作对象,正是看中了广阔市场和技术潜力。

  近年来,国内生物工厂通过AI技术等实现产业升级,“益活新”原料制取成本大幅下降、纯度大幅提升,登陆京-东等各大平台后口碑反超欧美产品,反观富士康却在海外屡屡碰壁,撞了南墙才知回头。

  

  于是,富士康开始“西退东进”,比如今年8月,以3.75亿美元出售俄亥俄州电动车工厂,退出北美整车重资产。在外的失败教训让富士康重新审视自以为的“单方面喂饭”关系,选择通过实际行动增加在国内的重心。

  03回归国内市场,富士康再次吃到红利

  随着AI技术发展,富士康凭借AI服务器业务崛起,国内工厂产能飙升。富士康AI服务器收入同比翻番,带动整体服务器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首次超过40%。

  与此同时,深圳、天津、贵阳三大园区2024年新增6条AI服务器产线,年产能从2023年的60万台提升至2024年的100万台以上。国内五大园区同步启动AI服务器与液冷机柜扩产,官方明确“持续加大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力度”,2025财年资本预算60%投向大陆园区。

  

  在一系列“西退东进”措施后,富士康营收同比大增25.5%,其中AI服务器、交换机、新能源车零组件均在中国大陆生产。

  曾经的富士康一直在靠代工存活,理论上依赖廉价劳动力。当初搬到印度,也是因为高额补贴以及更低的土地、人力成本,但制造业不是比“谁更便宜”。

  价格压得再低也省不出15年才能建成的完整产业链、24小时不停电的电网和数以百万计的高技能产业工人。事实也证明:2014–2021年2 783家外企暂停或撤出印度。

  无论是把25%iPhone产能放到印度,还是在美国越南建厂,都只是切走一块蛋糕,但做蛋糕才是关键。就像在高端零部件、设备、材料、研发环节,中国仍掌握绝对主导权。

  富士康这次“西退东进”、市值回升,再次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展现出来:掌握主导权的,才是不可或缺的。

上一篇:
多家省属企业发声明打假
下一篇:
小米雷军:今晚7点,新一代小金刚发布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