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白皮书发布 35家企业总市值近4600亿元
发布时间:2025-08-21

  大皖新闻讯合肥市40%左右的上市公司在高新区,因此,合肥高新区上市企业的发展质量,也影响着全市整体情况。8月20日,《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年)》正式发布。截至2025年4月30日,合肥高新区已有3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4600亿元,数量逐年稳步增长。  已有8家企业登陆科创板  白皮书显示,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所属行业集中在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些行业既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35家上市企业中,A股上市公司31家,占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数16.40%,占全市A股上市公司总数34.83%。主板上市企业13家,占比36.11%;创业板8家,占比22.22%;科创板8家,占比22.22%;北交所2家,占比5.56%。  境外上市公司合计5家。其中,港股上市公司4家(含1家A+H),占比11.11%;美股上市公司1家,占比2.78%。  归母净利润四年翻一倍多  白皮书显示,2024年,高新区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总营业收入1796.08亿元,同比增长7.05%,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动能。营收前10公司合计1513.10亿元,占总营收84.24%,前三为阳光电源、科大讯飞、东华科技。  另外,2024年,高新区有19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过半。2020-2024年,高新区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从80.09亿元增长至176.48亿元,4年翻一倍多,业绩成长性非常亮眼。电力设备、交通运输、医药生物为净利润最高行业,计算机、家用电器行业增速领先。其中,东华科技连续七年净利润两位数及以上增长。  对比国内同类高新区,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等增速位居前列。另外,目前高新区有拟上市企业10家、再融资活跃,成长潜力充足,为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四年翻一倍  合肥高新区的上市公司,聚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域,31家为高新技术企业,14家企业获得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形成优质产业集群,创新与产业融合成效显著。  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53.30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105.96亿元,投入规模翻倍,2024年同比增长12.39%,体现出区域上市公司对研发创新的持续重视,为产业升级和技术突破提供了科技保障。  行业方面,计算机、电力设备等行业研发投入居前,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等行业研发投入增速领先。其中,科大讯飞、阳光电源投入规模较大,讯飞医疗科技、国盾量子等研发费用率居前。    为更多企业打开“资本大门”  当天,第二届合肥高新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也同步举行。活动以“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为主题,由合肥高新区上市企业协会主办,旨在探讨新形势下上市公司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吸引了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参加。  主旨演讲环节,广发证券资深分析师文永恒进行了《十五五规划与中国产业发展》的主题分享,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联合培训环节,沪深北交易所专家围绕上市流程、条件及优势等进行深入解读,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全方位指导。  大皖新闻记者项磊实习生何子豪  编辑许大鹏

上一篇:
一国有大行,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
下一篇:
闪电快讯|百度李彦宏:下一代旗舰Ernie大模型已在开发过程中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