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250亿厦门储能黑马,遭遇巨额索赔
发布时间:2025-08-19

  

  厦门储能新贵吴祖钰,又拿到大单。

  8月17日,他掌舵的海辰储能,中标沙特电力公司(SEC)1GW/4GWh电池储能项目,其刚拿下巴基斯坦1GWh用户侧储能分销合作。

  海外收获连连,吴祖钰却遇到大麻烦。

  8月12日,在福建宁德,一宗涉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案件开庭审理。原告是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吴祖钰及数家相关企业成为被告。

  

  左:吴祖钰,右:曾毓群

  这宗官司备受瞩目,被视为行业巨头全力阻击黑马上位,索赔金高达1.5亿元。目前,法院未发布判决文书或官方通报。

  漩涡中的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主营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创始人吴祖钰及公司数名技术骨干,皆出身宁德时代。

  海辰发展速度惊人,仅用5年时间,就跃升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Top 2,公司估值高达250亿元,成为宁德时代的强劲对手之一。

  在冲击港股IPO的关头,39岁的吴祖钰对上前东家,火力全开。

  1

  各执一词

  这宗官司,争议焦点有二。

  一是涉及技术侵权,宁德时代主张,海辰的587Ah电芯与自家专利产品的参数高度重叠,能量密度偏差仅4.4%,低于行业10%的技术代差阈值。

  二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宁德时代指对方挖走其核心人才、违反竞业协议等。

  其实,海辰与宁王,积怨已久。

  2023年,吴祖钰就被裁决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最终赔偿宁德时代100万元违约金。

  海辰的副总经理易梓琦,原是宁德时代BMS架构师;制造中心总经理庞文杰,原是宁德时代设备工程部高级经理。

  

  双方在技术、人才和市场上,暗暗发力。

  7月底,宁德时代再出手,举报前员工、海辰储能高管冯登科“侵犯商业秘密”,冯被宁德市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吴祖钰决定正面回应,在开庭前一周的8月4日,发布了一则声明。

  对于冯登科涉及的指控,海辰称,“复合集流体技术”为公众所知,不具秘密性,并不构成“商业秘密”,公司未在任何产品上使用过该技术。

  此前,海辰在招股书里就着重阐述了自身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成果,截至2024年底,获得1993项专利授权。

  

  对于部分关键问题,海辰在声明中的表述相对模糊。

  有法律界人士向《21CBR》记者表示,587Ah电芯与同业竞品的能量密度偏差仅4.4%,为什么参数接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公司并没有给出解释。

  “案件不涉及技术本身或技术路线定义权,更多聚焦于商业秘密保护与人才流动边界的界定,核心在于,判断海辰是否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宁德时代的商业秘密。”

  有熟悉知识产权的法律人士表示,即便该起案件败诉,大体不影响上市进程。

  接下来,要看海辰如何证明自身在技术研发、人才聘用等方面,有合理合规的运作逻辑。

  2

  突飞猛进

  8月5日,吴祖钰发出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称当年是没人没钱没方法的“三无创业”。五年时间,从无到有。

  2019年,他在厦门海沧区租下一间小厂房,开启创业。至2024年末,公司有7650名全职员工,客户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总部

  迅速崛起,离不开吴祖钰在技术、市场和人才等差异化打法。

  在起步阶段,他打出“储能专用”的产品定位,将280Ah方形磷酸铁锂定为“爆品”,提前锁定央企框架订单。

  第二阶段出现在2022年,借助北美的IRA法案给予额外补贴,吴祖钰将业务扩张至海外,在美国、德国设立子公司,进军美洲、欧洲市场。

  

  其陆续推出314Ah储能电池和5MWh液冷储能系统,带动海外收入由2022年的3.3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37亿元。

  第三阶段,吴祖钰押注长时储能电池研发,推出1000Ah+储能电池、∞Cell N162Ah储能电池、∞Power 6.25MWh 2h/4h储能系统等产品。

  同时,推进厦门、重庆、青海三大基地扩产,欧洲、北美、澳大利亚三大子公司实现本地化交付。

  

  重庆工厂

  2024年,海辰的电池出货量达到35.1GWh,近三年的复合增速达到167%,宣称2025年将达成年产能135GWh。

  近几年,吴祖钰经常亲自带队参加各类展会,展示最新技术与产品。

  一是储能即服务(ESaaS)业务模式,即自持部分储能电站,通过容量租赁、现货套利、碳交易三重收益模型,为客户提供“零初始投资”的储能解决方案。

  二是与美的、TCL中环等巨头合作,共建“光伏+储能”一体化基地,提升业务收益。

  2024年,海辰的营收跃升至129.17亿元,扭亏为盈,净赚2.88亿元。考虑到当年获得政府补助4.14亿元,业务仍是亏损的。

  3

  隐忧显现

  吴祖钰治下,公司海外营收猛增,去年入账37亿元,毛利率高达42.3%,远高于国内业务的8.1%。

  其前五大客户,大部分来自海外,2024年贡献了近七成收入,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隐忧显现。

  

  针对“美国第一大客户破产”传言,海辰在声明中指出,与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的合作,尚未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不存在任何未决的债权债务。

  实际上,影响还是有的。

  Powin与海辰在2024年签订了未来三年5GWh电池采购框架协议,如果按照招股书中2024年平均售价0.3元/Wh来计算,约带来15亿元收入。现在客户破产,大单告吹。

  

  而且,海辰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2.23亿元,暴增至2024年末的83.15亿元,占营收比重增至64.3%。这意味着,超过六成收入,还未落袋。

  根据招股书,2024年,海辰的短期债务为46.8亿元,有息负债为99.8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1%。

  今年3月,吴祖钰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计划募资5亿美元,用于产能扩张、新品研发及推动海外市场扩张。

  

  此前,海辰已完成B轮和C轮融资,单笔超20亿和40亿元,股东名单涵盖一线风投及产投背景,配齐“钱”与“资源”。

  吴祖钰通过直接持股及厦门海辰投资等平台,持有公司33.66%的股份。

  眼下,除了拓展业务,吴祖钰亟需处理好官司,力保上市。

  图片来源:海辰储能,除标注外

  若您对文章内容有建议或异议,请联系编辑部。

  办公电话:020 87399753

上一篇:
(深互动)神州信息:公司暂未与京东集团在稳定币领域进行合作
下一篇:
(深互动)神州数码:公司已经围绕AI应用与多家医疗行业客户开展广泛合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