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日照银行隐忧:区域绑定、不良攀升与资本短板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25-08-19

  在区域经济与港口资源的双重支撑下,日照银行作为山东省日照市唯一的城市商业银行,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股东背景,在2024年实现了资产规模突破3698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44%的亮眼成绩。然而,在表面繁荣的背后,日照银行正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经营性挑战。从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到净息差的收窄,从行业集中度的风险积聚到资本补充的隐忧,这些问题不仅暴露了其业务模式的短板,也揭示了区域经济周期性波动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深层影响。

  日照银行2024年的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的1.54%上升至1.69%,尽管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这一趋势已引发市场关注。不良贷款的增加主要源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日照市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其经济结构对钢铁、矿石、农产品等批发零售和制造业的依赖度较高,而这些行业近年来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收紧及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此外,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进一步加剧了信用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日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2023年的198.79%降至2024年的182.14%。这一指标的下降意味着银行用于覆盖潜在不良贷款的准备金比例降低,风险抵御能力有所弱化。尽管拨备覆盖率仍高于监管要求的150%,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若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上升,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拨备计提压力,进而压缩净利润空间。

  日照银行的净息差从2024年的1.74%下降至1.68%,主要受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市场利率下行的影响。尽管该行通过减少高息负债规模缓解了净息差压力,但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存贷利差的收窄已成为银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2024年,日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5.95%至57.42亿元,但增速明显放缓,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却同比大幅下滑34.64%,反映出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不足。

  非息收入虽在2024年同比增长显著(投资净收益达9亿元),但其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较低,仅为11.9%左右。相比之下,头部商业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普遍在30%以上。日照银行的非息收入主要依赖债券波段交易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种依赖资本市场波动的模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市场环境恶化,非息收入的支撑作用将大打折扣,进一步加剧盈利压力。

  日照银行的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五大行业贷款占比达84.38%,其中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租赁服务业是主要投放领域。这一结构与其依托日照港的区位特征密切相关,但也放大了区域经济波动的风险。例如,2024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虽保持全国第六的高位,但港口经济的景气度直接关联到钢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经营状况。一旦港口吞吐量下滑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相关行业的违约风险将迅速传导至银行体系。

  客户集中度同样不容忽视。截至2024年末,日照银行的前十大贷款客户集中度为44.2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客户多为日照市属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其还款能力高度依赖地方财政状况和区域经济活力。若地方财政收入因经济下行或政策调整出现缺口,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将面临系统性冲击。此外,部分大客户存在债务压力较大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难度。

  尽管日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8%)和资本充足率(13.48%)均符合监管要求,但随着风险加权资产的持续增长,资本补充压力已逐渐显现。2024年,该行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方式补充资本,但其资本补充工具的规模有限,且依赖股东支持。南京银行、山东港口集团及日照市政府合计持股超过73%,这些股东的资源投入为日照银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也意味着其资本补充能力与股东自身的财务状况高度绑定。

  值得注意的是,日照银行的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前十大股东中存在股权质押情况,合计占股本总额的9.89%。若股东因自身流动性问题被迫抛售或质押股权,可能对日照银行的股权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进而削弱市场信心。此外,监管部门对城商行的资本管理要求日趋严格,日照银行若无法通过内生利润积累或市场化融资手段持续补充资本,未来资本充足率可能面临达标压力。

  日照银行的投资业务以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为主,2024年末相关投资占比达56.32%。这一策略虽降低了信用风险,但利率债的收益率波动性较高,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利率债规模的持续扩张,日照银行面临久期错配和利率风险敞口增大的问题。2024年,该行通过债券波段交易实现投资净收益9亿元,但这一收益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市场利率的走势。若未来利率上行或债券市场波动加剧,银行的投资收益将受到显著冲击。

  此外,日照银行的同业业务规模较大,2024年末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及应付同业存单余额合计334.98亿元,占总资产的9.06%。同业业务的高杠杆特性使其在流动性紧张时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尽管该行流动性指标整体稳健,但若市场突发流动性危机,其较高的同业依赖度可能成为潜在风险点。

  面对上述挑战,日照银行在供应链金融和普惠小微领域进行了积极尝试。依托股东山东港口集团的资源,该行搭建了“黄海之链”供应链金融平台,2024年服务产业链生态企业达7470家,较上年新增3532家。这一模式通过数字化风控和场景化服务,有效拓展了客户基础。然而,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仍需解决核心企业信用风险传导、中小企业还款能力差异大等问题。

  在普惠小微领域,日照银行通过“数字普惠金融进万户”等活动,2024年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6.79亿元。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叠加当前经济环境下融资需求疲软,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仍是难题。此外,该行的绿色金融、高技术产业贷款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规模尚不足以形成对传统业务的替代效应。

  日照银行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地方性金融机构依托区域经济特色实现快速成长的可能性,但也暴露出其在资产质量、盈利模式、行业集中度和资本管理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日照银行亟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优化信贷结构,降低对传统行业的依赖,加大对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二是加速中间业务创新,提升非息收入占比,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三是加强资本管理,平衡股东支持与市场化融资,确保资本充足率的长期稳定;四是深化数字化转型,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风控能力和运营效率。

  在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与监管要求趋严的背景下,日照银行能否在区域经济红利与系统性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考验。

上一篇:
估值超7亿的富滇银行股权拍卖,实际持股人是80后,曾是地方首富
下一篇:
均胜电子港股之路:营收五年复合增速几何?海外市场贡献七成收入,558亿营收增长背后,468亿负债压力如何破局?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