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全球首条、全球首颗……这座新晋省级高新区频现“新”亮点
发布时间:2025-08-14

  Get Adobe Flash player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企业创新主体发挥最大效能的重要保障,而园区就是涵养创新生态的重要载体。

  江都高新区自今年4月升格为“省级高新区”以来,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目标,全力打造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动能更加澎湃。在创新土壤的滋养下,园内企业捷报频传:博恒新能源全球首条0.5微米超薄集流体专用生产线投产;亚威股份荣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纳力新材料以90亿元估值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稻源科技获批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

  “江都高新区升格‘省级高新区’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江都区委书记朱莉莉表示,这是对园区“传统产业‘老树新枝’、新兴产业‘串珠成链’、未来产业‘无中生有’”发展路径的认可,更标志着这座新晋省级高新区以“高”为标准、以“新”为动力的崭新发展篇章全面开启。

  传统产业向“新”而生

  走进亚威股份新厂区,总投资20亿元的金属成型机床智能制造生产线正轰鸣运转。

  “过去卖的是‘铁坨坨’,现在卖的是‘云数据’。”亚威集团副总经理童娟轻点智能机床大屏,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能耗曲线、设备健康指数等一目了然,“客户现在买的可不仅是一台机床,更是一个会思考的‘工业大脑’。”

  类似亚威的发展故事,在园区多家传统产业规上企业同步上演:嵘泰工业与比亚迪签下5年15亿元“锁单”协议,企业生产的电机壳体精度从“毫米级”升至“微米级”;双汇电力拳头产品特高压检测装备拿下全国85%市场份额,用“小装备”撑起“大国重器”的脊梁;诚德钢管投资12亿元上马全球首条无缝钢管在线数字孪生生产线,让每支钢管都有唯一的“数字身份证”,可追溯炼钢、轧制、热处理等全生命周期;宏运客车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氢燃料重卡已完成零下40℃极寒测试,首批200台年内将交付……

  “如今,园区六成以上企业仍扎根传统制造产业,但其中已有140家蝶变为高新技术企业,9家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传统产业不再是园区向‘新’发展的包袱,而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土壤。”江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薛蓉蓉说。

  新兴产业串“珠”成“链”

  夜幕降临,文昌路的最东头,新能源材料产业园灯火通明。

  纳力新材料的无尘车间内,高安全高致密性6微米复合铜箔正缓缓下线。“创新不是喊喊口号,是在实验室里熬出来的。”扬州纳力董事长李学法拿起一片薄如蝉翼的复合集流体样品介绍,“你们看这材料,在高分子基材上用原子沉积技术覆盖铜层,材料虽然很薄,却能承受反复弯折。传统铜箔铝箔是锂电池热失控的‘导火索’,我们的产品如同给电池装了‘保险丝’——高温下高分子层会熔断、金属层会形成微裂纹,从根源上阻止燃烧爆炸。”

  李学法介绍,公司现在布局建立材料、前瞻、应用等5个研究院,每年投入超6000万元研发资金,成立三年来科研投入累计近2亿元。

  在纳力新材料身后,是博恒新能源材料全球首条0.5微米超薄集流体专用生产线、和熠光显项目一期3条AMOLED高端显示模组满负荷运行。链主起舞,串珠成链。江都高新区以纳力、博恒为龙头,招引5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构建起“材料—装备—器件—终端”的全产业链闭环,加速向“千亿集群”迈进。

  在众多企业创新加持下,江都高新区新兴产业的版图愈发丰满。江都区委副书记、江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梅天顺介绍,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一企一专班”全周期服务,这几年新兴产业开票收入年均增长达35%,占比也从5.3%提升至18%,正从“配角”走向发展舞台中央。

  未来产业厚积薄发

  晨曦微露,江都低空经济人才实训基地的草坪上,一架系留照明无人机悄然升空,2000瓦LED灯组瞬间“点亮”6000平方米试验场,宛如“永不落幕的空中太阳”。

  生产这架系留照明无人机的扬州驭航极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翔打开手机,远程演示无人机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中的实时回传画面,“从洽谈到落户,我们只用了60天,园区不仅给场地,还给订单。”

  不远处的扬州平航航空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复材叶片实验室内,一片薄如蝉翼的碳纤维风扇叶片正在接受20万次循环疲劳测试。这是国产大飞机的“心脏部件”,11月通过CNAS认证后即可批量交付。

  人工智能赛道上,江苏稻源科技集团刚推出全球首颗7纳米AI视觉芯片,已在智慧物流、无人零售等场景批量落地。公司还联合清华大学设立院士专家创新中心,正攻关下一代3纳米类脑芯片。

  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领跑”,江都高新区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产业升级为卷,勾勒“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园区将进一步做好服务,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打造‘5分钟科研生活圈’‘10分钟产业生态圈’,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支撑,奋力推动区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梅天顺表示。

  记者陈源浩杨宝岭肖平

  责任编辑:煜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上一篇:
鞍钢炼钢总厂极致降本让废旧电缆获“新生”
下一篇:
江西银行(01916)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中信证券经纪香港 转仓市值8458.99万港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