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成都新都区探索从赛场到市场全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13

  8月7日至1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成都举办。这是继成都大运会后我国西部地区再次举办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

  办赛兴城,推动“体育+文商旅体”全面融合跃迁,这是成都市新都区探索出的创新发展路径。新都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聚焦突破体育赛事发展传统边界,通过政府、民企、运动健儿三方“手拉手”协同合作,以体育赛事激活经济,用赛事接连世界,用融合重构产业,实现“办赛兴城、融合发展”的加速度。

  从训练到承赛

  体育基因拔节生长

  在成都市新都区,民营企业打造了多个西南地区的顶尖赛事训练场地,吸引了冬奥会冠军苏翊鸣、谷爱凌,斯诺克世界冠军周跃龙、肖国栋等一众体育领军人物在此训练,一条“训练+”主题产业链已经呈现。

  尖峰旱雪场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营旱雪训练基地,苏翊鸣、谷爱凌都曾在此训练。2023年,全国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气垫大跳台青少年锦标赛在这里举办。2024年夏季,尖峰旱雪场单日接待量高达800人次。

  成都尖锋旱雪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魏表示,企业自主研发的“金针菇旱雪毯”产品已出口10余个国家。“我们最新款的第四代金针菇旱雪毯,已成为国际雪联世界杯大跳台项目官方赛道材料,这是国际雪联首次采用此类材料。”

  今年7月,全球最高水平的斯诺克学院在新都区揭牌,“周跃龙、肖国栋大师工作室”成立并开展训练,承接全国青少年台球锦标赛、四川省台球锦标赛等赛事。

  此外,由民营企业海宁皮革城与鸿翔控股、恒地集团共同投资2.5亿元打造的成都国际轮滑运动中心将在世运会赛后向公众开放,预计年接待量50万人次,直接带动培训、装备、赛事运营等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

  从赛场到市场

  政策叠加放大赛事红利

  新都区政府提出,打造赛事核心区,推出“跟着赛事去旅游”地图,并发放消费券,一条“体育+”的主题产业链已经成形。

  近年来,新都区培育双龙田园抱朴乡居、回龙湖夜间经济,锦城数字农家田园等新消费场景,引进夏河溪乡野公园浊酒舍、野咖营地等10家民营企业,有序推进投资30亿元的新都大粮仓项目和隐溪别院二期等22个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新都区打造足球会客厅等3个亮点工程,为运动员和游客提供“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乡村客厅。创新“集体组织+民企资本+专业运营”模式,“村民”变“股民”,承接赛事相关餐饮、接驳、保洁等服务。“农房”变“客房”,社会资本按标准自主改造农房,发展乡村餐饮、咖啡、民宿等业态。“农品”变“礼品”,组织辖区内新都柚、川派盆景等多种“新都好物”,通过各种平台同步上线,实现“赛场内看新都、赛场外买新都”。

  从办赛到“营城”

  打造“未来城市”样板

  新都区政府梳理全新的发展机会清单,融合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体育消费、新零售消费、汽车消费以及文创消费,打造一条“消费+”主题产业链。

  新都区成功打造18.5公里的廖家湾毗河绿道带状公园集群、105亩舒悦公园,锦门特色商业街、五龙山汽车一体化街区、超线公园、沸腾里、尖峰旱雪运动公园等各类消费新场景。以“生态湾区”和“TOD菁英社区”为发展定位,以“轻氧舒压”为主题,串联速度滑轮、羽毛球、篮球等多种运动项目的生态绿地,撬动社会资源超10亿元。

  同时,新都区签约万科等民营企业以及洲际酒店集团等国际知名品牌,规划建设一个3000平方米的活力商业街区。

  聚焦商贸服务、医药医贸、文体旅游、美食业等细分赛道,新都区打造西部新型商贸集聚发展示范区和宜居宜业未来公园社区,最终形成“新潮运动”“新潮美食”“新潮靓车”“新潮文创”四大消费领域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

上一篇:
2395.82万港元!挪威央行增持众安在线,持股升至5.07%
下一篇:
多家银行迅速响应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