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芳华正盛新莲都 “涌金淌银”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8-13

  当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来的客机缓缓降落在丽水机场时,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青翠的山林、五彩的田野、美丽的城市……这是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莲都给人的第一印象。

  时间拨回到25年前的2000年7月18日,当“丽水市莲都区”的牌匾在万众瞩目下揭开红绸时,这座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迎来了新生。25年以来,莲都持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要素集聚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也为浙西南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劲发展动力。

  以绿为墨,共绘美丽中国画卷。对于莲都来说,绿色生态正是其跨越式高质量发展25年以来的强大基石,一幅美丽幸福的莲都画卷正在恢宏大气的之江画卷卷轴上铺展开来。

  “山里掘金”:一座产业新城

  从零星作坊到千企汇聚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制造业发达的浙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彼时的丽水市莲都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几近空白,轰鸣的机器声零星散落在传统作坊里。但到2025年上半年,莲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已达324.3亿元。这段从无到有的传奇故事,得益于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

  1997年,陈朝魁在温州创办阀门小厂。怀揣着对精密制造的执着,他埋头于球阀球体的研发生产。2009年,丽水市招商引资的号角吹响,莲都区伸出了“橄榄枝”。

  “当时来考察,碧湖高溪区块还是一片荒地,周边配套几乎为零。我们看中的是政府的诚意和未来的潜力。当时温州阀门产业正经历阵痛,土地受限、竞争加剧,很多同行都在寻找新出路。当时莲都阀门起点低,对我们温商吸引力很大。”现任丽水欧意阀门有限公司负责人的陈朝魁表示。

  落地莲都后的欧意阀门专注深耕,成为全国首家具备64寸高精度超重超大口径球阀球体生产的企业,弥补了我国高精度超大口径球体产线的空缺。一家小厂蝶变为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多项桂冠的行业领军者。

  莲都阀门产业的“星火”,由此点燃。目前,莲都区集聚阀门企业百余家,形成涵盖密封件、法兰管件到球阀本体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截至2024年底,莲都区阀门产业规模以上总产值超68亿元,近3年集群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8.5%。如今的高溪工业区成为莲都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战场,承载着生态工业链群化发展的未来。

  放眼高溪,威固特种封装项目厂房已全部封顶;高仙智谷项目16幢建筑拔地而起,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瀚薪科技的碳化硅封测项目主体结顶,剑指第三代半导体……这些响亮的名字,共同构成了莲都产业升级的“新势力”。

  目前,莲都区的项目招引定位精准落位于“1+2+3+X”的产业蓝图之中: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以应用场景为突破口,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日益壮大美丽健康与智能阀门两大支柱产业,加速布局低碳能源、先进材料、未来出行三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合成生物、具身智能等多个前瞻产业方向。莲都工业的25年,坚定了山区也能搞工业的信心,书写了一部转型升级、链群发展的奋斗史。

  “山中淘金”:一个百亿产业链

  从山沟沟里衍生

  在丽水莲都紫金街道杨坑村的杨梅大棚里,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大棚内的各项数据,管理人员坐在数控中心就能通过控制系统完成大棚杨梅覆膜、浇水、施肥、喷药、补光等全部作业,从农田、农机到农事作业全程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杨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阙金荣指着这片孕育希望的果园感慨道:“25年前,村里没什么收入来源,大家零星种点杨梅,品质不好,一斤只能卖两三块钱,现在可大不一样了!”2000年,莲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257元;2024年,这个数字跃升至41945元,增长超10倍。

  如何让深山好货直抵城市餐桌?莲都的答案铿锵有力——深耕“地瓜经济”,孕育“山超”百亿产业链。

  在上海经营超市的叶益友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03年,他把老家的莲子、菊花摆上自家超市货架,意外引发抢购。“城里人就认这口山野味!我立刻回莲都组织货源,带着乡亲一起干。”这份山乡情结加上商业敏锐眼光,让他在2017年被推选为上海市丽水商会超市协会第一任会长。如今,“莲都山超”两万家超市门店延伸至全国23个省市,6万莲都人化身“新货郎”,年营业额近千亿元。

  “田里觅宝”:一片数字农田

  从“单链独舞”到“全链协同”

  走进总投资达2.5亿元的莲都区数字农业科创园,这里汇聚农业精深加工、供应链等龙头企业,成为集农业数字装备研发、冷链仓储、直播基地和品牌孵化等于一体的数字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业发展从“单链独舞”进化至“全链协同”的高阶场景。

  在浙西南种业科创园,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生物种业科创平台等已初具雏形。未来,在“生物技术”与“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之下,这里将成为国内最“新鲜”优质的科研品种生长的试验土壤,成为面向浙西南、辐射长三角的“种业硅谷”。

  浙江茗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杭州茗宝生物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在莲都落地的新项目总投资3.5亿元,新建速溶茶、抹茶等6条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2亿~3亿元,年产能为杭州工厂的3倍,不仅能消耗大量本地茶原料,还能带动茶农增收。

  在大港头镇的“茶旅融合”示范带,数字化生态茶园与古村落相映成趣。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采茶、制茶的全过程,还能入住茶主题民宿,品尝茶宴美食。

  全国首个、国际领先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将于年底投入运营,项目总投资205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现代育种基地、新品种测试基地、展示示范基地、数字化种业先行示范基地“四大基地”作用;新质农业示范带内,无人植保机在田间穿梭作业,智能灌溉系统在设施栽培区精准调控……莲都正以“硬核技术+生态底盘”,重构农业科创的底层逻辑。

  “文化寻宝”:一场山水油画际遇

  催生生态文化“山水共富”

  夜幕低垂,莲都区碧湖镇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仅一路之隔的紫藤人家农家小院,坐满了来自上海、温州、杭州等地的游客。他们在等待夜幕降临后,赴一场九龙湿地的浪漫“萤火之约”。

  这片曾被2022年极端高温重创的萤火虫栖息地(当时部分区域每百平方米仅剩一两只),经两年科学修复,种群数量奇迹般恢复至百只规模。莲都“萤火经济”被点亮:周边农家乐月营收增长60%,惠丰采摘园热带水果供不应求,“有点SU·生态美学营地”每日最多接待300名游客,春游、团建周末还需提前3天预约。

  从古堰画乡艺术传承到“山”字系品牌矩阵崛起,再到古村落焕发新生,莲都这座浙南山城正书写着生态文明的鲜活范本,为丽水深化生态文化建设、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莲都经验”。

  多年来,莲都依托“世遗古堰、艺术画乡、水韵瓯江”三大优质资源,成立统一独立高效的运营管理机构,按照“一廊、三区”规划布局,将古堰画乡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艺术研学、文化体验、生态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走出了一条“生态颜值”向“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

  如今,“丽水巴比松”文化主题已成为古堰画乡的特色“金名片”,近300家艺术院校在这里建立了写生创作基地,每年接待写生创作人数超15万人次,古堰画乡特色产业总产出近17亿元。

  今天的莲都,业兴村旺、山乡巨变,聚力打造“现代精耕+复合精益+智慧精准+生态精品”的山地精作农业发展线路,“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成型,各类高端要素近悦远来,美丽健康、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产业从无到有并进入建链组链阶段,与蚂蚁、华为、百度等数字经济头部型企业合作已见成效。

  以建强丽水市中心城区为重点,实现丽水北城、南城、碧湖新城三城聚合,加快产业、人口、服务、要素集聚,实现强核聚能,打造引领全区的县域发展核;以丽水城区为轴心,沿瓯江向西南连接南城、三江口、碧湖中心镇、大港头镇等节点,打造协同一体的发展脉……莲都持之以恒,在瓯江两岸继续勾勒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廿五载芳华路,莲都这座浙西南小城,正以“山”的坚韧与“水”的灵动,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奋斗篇章,正值青春,向“新”而生。

上一篇:
小米15周年送员工纪念礼!一枚刻有XRING的戒指 意义非凡
下一篇:
因买卖合同纠纷,北京三环优品商贸有限公司起诉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