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瑞承:解放双手下一站,智能眼镜正在代替手机支付
发布时间:2025-08-13

  小米首款AI眼镜自发布以来,凭借轻量化设计与多模态交互功能受到市场关注。近期,小米官方宣布将在未来推出支付宝“看一下”扫码支付功能,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完成支付操作。这一功能的落地,标志着消费级AR设备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应用迈出关键一步,也折射出智能可穿戴设备从“功能集成”向“场景适配”的演进方向。

  

  支付功能:从“便捷性”到“场景适配”

  根据官方披露,小米AI眼镜的扫码支付功能支持支付宝商户收款码、个人收款码、订单码及部分聚合码,用户通过语音唤醒“小爱同学,扫码支付”即可触发操作,无需取出手机。这一流程设计聚焦“解放双手”的核心需求,适用于购物结算、餐饮消费等高频支付场景。不过,功能当前仍存在边界:若支付过程涉及商品选择、信息录入等复杂操作,则需跳转至手机端完成。

  从技术实现来看,支付功能的落地依赖设备的多传感器协同——12MP镜头负责图像采集与二维码识别,开放式耳机提供语音反馈,终端侧AI算法保障支付流程的流畅性。这种“端侧智能”模式,既减少了对云端算力的依赖,也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迟与安全风险。

  硬件支撑:骁龙AR1芯片的场景化优化

  小米AI眼镜搭载的高通骁龙AR1芯片,是实现多模态交互的核心硬件基础。该平台针对轻量化智能眼镜的散热与功耗限制进行专项优化,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实时翻译、视觉搜索等功能。例如,用户可通过眼镜直接完成照片拍摄、视频直播,或借助终端侧AI实现外语实时转写,这些功能均围绕“双手解放”与“第一视角交互”展开。

  视觉平视显示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内容消费场景。通过将信息投射至用户视场范围内,眼镜可实现导航指引、消息提醒等功能,避免传统手机交互中“低头查看”的动作割裂。这种“无缝融合”的显示方式,为教育、运动等场景提供了新的交互可能。

  

  市场定位:1999元起的消费级AR探索

  小米AI眼镜定价1999元起,提供三种镜框选择及电致变色镜片版本,支持线上线下配镜服务。这一定位使其区别于专业级AR设备,更贴近大众消费市场。从发布至今的市场反馈看,轻量化设计与开放式音频方案获得较多认可——设备重量控制在日常佩戴可接受范围内,骨传导与扬声器结合的音频输出方式,平衡了私密性与环境感知需求。

  

  不过,消费级AR设备仍面临共性挑战:电池续航与功能体验的平衡。尽管骁龙AR1芯片在功耗控制上已做优化,但多传感器持续运行仍对续航提出考验;此外,AR内容生态的丰富度、第三方应用适配进度,也将直接影响用户的长期使用意愿。

  小米AI眼镜支付功能的即将落地,是消费级AR设备向实用化迈进的重要信号。尽管技术成熟度与生态完善度仍需时间验证,但“场景优先”的产品逻辑与“轻量化”的硬件设计,为行业提供了有益参考。随着更多厂商加入探索,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望在交互范式与应用场景上实现新的突破。

上一篇:
全球最赚钱的两家游戏公司陷入抄袭争议
下一篇:
利润暴跌九成,股价却疯狂上涨,东风汽车停牌谜团引爆市场猜想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