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亿联银行:业绩亏损、资产减值、大股东风险及股东联动引发治理挑战
发布时间:2025-08-13

  规模下滑,资产承压,亿联银行亟待扭亏

  民营银行是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地区的首家民营银行,亿联银行成立以来承载着地方政府、股东和客户们的高度期待,在普惠金融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和行业态势,以及自身高层人事的频繁变更、风控能力等内部因素,亿联银行近些年的发展进入“阵痛期”。

  2023年,亿联银行营收同比2022年下滑2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较22年大幅下滑22%。2023年亿联银行净利润为1.4亿元。亿联银行2024年实现营收10.91亿元,同比微增2%,去年净利润为亏损5.9亿元。

  出现大幅亏损的直接原因是去年亿联银行营业支出飙涨至19.24亿元,远超营收。深层原因是去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近两倍、达到14.71亿元,反映出该行资产质量亟待“挤水分”。

  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亿联银行贷款和垫款余额244.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8%;亿联银行主打的线上消费贷款余额174.61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将近11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观察,亿联银行的规模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下滑态势。2023年,亿联银行总资产同比下滑了3.5个百分点,是极少数规模下滑的民营银行;2024年总资产继续萎缩21%。换言之,亿联银行2023年以来开始了实质上的缩表。这在民营银行中是非常罕见的。

  

  不良率增长72%,贷款整体向下迁移

  业绩下滑的同时,亿联银行的员工规模也出现萎缩。企查查援引工商信息系统提交的企业年报显示,亿联银行2021年末参保员工达到363人,接着转向下滑,2024年末参保员工为295人,减少约两成。

  在整体贷款减少的过程中,贷款却向下迁移。具体来说,截至2024年末,亿联银行的正常类贷款余额225.26亿元,比2023年末的323.54亿元减少三成以上;去年关注类贷款从7.04亿元增至11.45亿元;次级类贷款从2亿元增至3.6亿元;损失类贷款从6675万元增至9000万元。

  体现在不良率方面,亿联银行去年不良贷款率从1.61%增到2.77%,增幅达72%。

  更需要注意的是,亿联银行去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显著下滑,从170%以上降至年末的153.02%。未来亿联银行通过进一步消耗不良拨备以减轻不良贷款压力的空间越来越小。

  就行业环境来说,近年来民营银行贷款端承压明显。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各类金融机构加码普惠金融业务,大幅挤压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经济下行,普惠金融的客户群体的有效信贷需求下降,还款能力减弱、风险走高。

  监管层和金融机构均把“五篇大文章”作为工作重点。吉林有着发达的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契合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亿联银行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为4700万元,占信贷总额的比例只有0.2%,相对于其他民营银行,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背靠美团到逐渐“分手”

  和其他不少民营银行一样,亿联银行也有着互联网大厂背景——二股东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团旗下企业,持股比例28.5%。美团推出了包括美团借钱、美团月付以及生意贷等小贷业务,并具备与网络支付、本地消费等多元化消费场景的战略和业务协同能力。亿联银行也是美团金融小贷业务的重要资方之一。但亿联银行的规模和增速却不及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等其他互联网大厂背景的民营银行。这可能和其股权和管理架构上的不足有关。

  腾讯是微众银行的大股东,蚂蚁科技集团是网商银行的大股东,小米虽是新网银行二股东、但雷军亲自出任董事。相比之下,美团目前派驻亿联银行董事会的仅是美团金融的财务负责人张垚、美团战略与投资副总裁张海峰。

  

  业务上,近几年亿联银行和美团金融的合作转淡。公告显示,亿联银行2022年与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生20笔重大关联交易,为该行向后者支付的平台服务费(含催收服务费)合计2.68亿元;2023年向重庆美团三快小贷支付平台服务费(含催收服务费)24笔,累计1.09亿元;2024年向美团三快小贷支付平台服务费3056万元,仅相当于两年前的11.4%。考虑到近年来小贷导流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有上升趋势,亿联银行向美团支付的导流费用却持续大幅下滑,就更耐人寻味了。

  进入2025年,亿联银行一季度、二季度关联交易公告披露的、达到标准的服务类关联交易对手仅有亿联智慧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未出现美团三快小贷。

  官网公告显示,亿联银行的导流机构除了美团三快小贷,还包括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企业。

  董事会层面,截至2023年末,吉林三快向董事会12个席位(剔除独董)中,派出了穆荣均、张垚、张海峰三个董事,占比1/4;到2024年末,吉林三快派出董事剩下张垚、张海峰二人,占10个董事席位(剔除独董)的1/5。穆荣均,是美团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职级高于其他两人,原本2026年6月董事任期结束,但2024年就退出董事会。

  亿联银行行长蒋永军今年初发表《持愿追梦砥砺前行》致辞,表示2025年亿联银行将进一步打造有自己品牌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增加与优质互联网伙伴的战略合作”。美团作为亿联银行二股东,有着巨大的线上客户入口和强大的需求识别和风险把控能力,显然符合“优质互联网伙伴”的标准。那么“分手”背后有什么原因?

  据《财新》2021年10月报道,美团对亿联银行的要求较为严苛。美团导给亿联银行的客户,要求亿联银行给较高的批贷率,“比如90%的借款客户通过贷款审核,贷款客户的转化率是平台强塞给银行的,风险也相对高,苦果全让银行吃了。”亿联银行2024年资产减值高达14.71亿元,是否和早年消费贷业务的风险有关?年报未作出解释。

  大股东中发系出险,风险化解将如何影响亿联银行?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银行业竞争激烈、甚至“内卷”化越来越严峻,急需股东支持的情况下,亿联银行的大股东却突然出现风险。公开信息显示,该行大股东是中发集团(现更名为“北京宸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发金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中发集团的实控人戴浩,布局涵盖银行、保险、房地产,是合众人寿的大股东,并以永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的房地产业务平台。

  中发系和旗下的合众人寿与恒大、宝能等暴雷房企有密切合作。联合资信2022年出具的评级报告显示,合众人寿“涉及到恒大地产集团相关的投资项目规模大、集中度高”。截至2022年9月末,合众人寿与恒大地产集团相关的投资项目余额为122.3 亿元。为化解风险,2022年6月,合众人寿与中发集团签署协议,合众人寿将其持有的天津龙马领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与恒大相关资产转让给中发集团,金额30.3亿元。

  由于恒大、永泰地产等相关纠纷,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9月,合众人寿三次申请对中发集团实施强制执行,执行标的总金额达33亿元。中发集团危机爆发。

  出现危机后,中发金控等立即更名,2024年底变更为“吉林晟卓投资有限公司”,中发金控的股东“西藏中发实业有限公司”更名为“西藏铭盛科技有限公司”。但实控人仍是戴浩。而且截至2024年末,戴浩继续担任亿联银行董事长,任期将于2026年6月到期。

  参考其他民营银行的风险股东处置工作,亿联银行大股东的处置可能并不容易。受监管对银行股东资质审核趋严、经济下行等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银行的出险股东迟迟未能出清。比如,此前福建华通银行的二股东阳光控股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持股比例26.25%)2022年爆发债务危机。企查查显示,三年多过去了,阳光控股持有的华通银行股权仍未发生变更。

  对于民营银行近些年暴露出的种种风险,湖南三湘银行前行长夏博辉近期撰文《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指出,股东与银行关系边界模糊是民营银行治理的主要挑战之一,“有的民营银行因股东财务危机陷入困境,严重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与发展”。他建议,“对个别不良率上升过快、经营困难的民营银行,应提前介入督促整改,必要时协调股东增资或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参与纾困”,建立民营银行市场化退出和风险处置预案,比如当某家民营银行资本严重不足或持续亏损时,可引导地方政府、国有资本参与重组,防范风险外溢。

  神秘股东斯迈特与中发系联动频繁,合计占5个董事席位

  综合公开信息,中发系对亿联银行的影响很深。董事会层面,2024年末剔除独立董事的10位董事中,中发金控提名戴浩、王心睿、戴艺、王清利4人,二股东吉林三快提名只有两人。中发金控股东比例最高。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斯迈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亿联银行的6大股东,持股比例9.7%。斯迈特投资与中发系联动较多。公开信息显示,斯迈特投资是中发系旗下合众人寿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8.48%。

  

  

  显示,斯迈特投资的控股股东是堆龙德庆诗图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堆龙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而中发金控旗下永泰房地产集团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堆龙小城镇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堆龙德庆诗图雅、堆龙小城镇的注册电话都是133XXXX412,联系邮箱也一致(注:企查查提示,该共同电话、邮箱疑似代记账关系)。

  斯迈特投资提名张浩为亿联银行董事。亿联银行现任10个董事席位(剔除独董),中发金控和斯迈特投资占据包括董事长在内的5个席位。

上一篇:
晶晨股份第二季度单季出货量接近5000万颗,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
福特依赖中国技术,美国EV逆风来袭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