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追光逐链 赋能未来 ——蚌埠光伏和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3

  蚌埠新闻网消息走进安徽莱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光伏建筑一体化监测智慧平台上,清楚地显示着各地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能耗、碳排放等情况,全市重点企业的能耗强度一目了然。这是蚌埠市建设的国家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域分布式电站管理的空白。通过这一平台,能够实现对重点光伏电站的信息化、动态化和智慧化管理,进一步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追光逐链,赋能未来。近年来,蚌埠市把光伏和储能产业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政策引领,全力支持服务,推动光伏储能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集聚光储规上企业57户,实现产值79.2亿元;光伏装机规模累计275万千瓦,储能装机规模累计441万千瓦,分别较2024年底增长21.7%和47.8%。

  创新驱动

  突破技术瓶颈

  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生产线,不仅以20.3%的铜铟镓硒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刷新了世界纪录,更以优异的弱光发电性能为绿色建筑、智慧农业等领域提供了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作为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光伏和储能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将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蚌埠市坚持创新驱动、招商带动“两动并进”,充分发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等大院大所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全市光储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壹石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恒万新能源“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项目纳入2025年省科技攻关技术方向,凯盛工程“智能光伏玻璃退火窑”获评国际先进水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家光伏储能企业入选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

  如今,蚌埠市壹石通锂电池用勃姆石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五河先导年产2000吨银粉银浆产业化项目填补省内空白;凯盛工程超薄光伏玻璃宽板压延机设备打破国外垄断。蚌埠市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城市,入选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2个,集群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个。

  深化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施普瑞德材料科技(蚌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分子聚合物隔膜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技术创新企业。这几年,企业持续加大投入,在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等方面下足功夫,铅酸蓄电池优质隔膜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提高了新型高性能蓄电池的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今年,蚌埠市紧抓机遇,积极帮助施普瑞德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资金304万元,为企业进一步数智转型、提质提效、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加速发展的催化剂。今年以来,全市持续改进作风,主动服务企业,常态化开展企业包保服务工作,全力助企纾困,切实满足企业发展各项需求,推动光伏和储能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据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蚌埠市争取省级光储专项政策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已有10个项目获批奖补资金886.2万元,共为光储企业兑现市级产业扶持政策(市工信局部分)项目资金800余万元。

  同时,蚌埠市全力向内挖潜、向外拓展、向上争取,支持蚌埠光储企业参加省市各类对接活动,帮助丽岛对接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企业拓展下游应用市场。开展“百场助企”活动,组织光储企业参加“珠”企聚才、“专精特新”、节能降碳等培训活动。支持企业“出海”,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光储展会,打通出口新通道。今年1至5月,全市新能源锂电池出口额0.7亿元,同比增长80.9倍;光伏产品出口额0.19亿元,同比增长1.3倍。

  拓展场景

  加强应用推广

  现代牧业蚌埠园区内,位于厂房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量1100万千瓦时,大大节省了企业用电和维护成本,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延长了牛舍使用寿命;固镇经济开发区作为全省首批“增量配电网”试点区域,率先探索智慧电网建设路径,构建起园区级虚拟电厂协同体系,系统年均经济效益预计可达140万元,年绿电消纳量超3000万千瓦时,占园区总用电比例30%以上;五河耀洋一期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串连起整个地区可用的坑塘水面,为完成五河县风光储一体化试点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现代牧业蚌埠牧场一期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在蚌埠的各大工业园区穿行,随处可见排列在厂房屋顶上或粘贴在建筑外立面的光伏电板,这些五颜六色的光伏电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着绿电,注入着强劲动能。

  作为全省首批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全市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以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为载体,大力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光伏建筑已经成为蚌埠的一道亮丽风景。

  如今,蚌埠市围绕“光伏建筑”“风光储”“渔光互补”等方向,打造光伏储能典型应用场景,已累计培育省级光伏储能典型应用案例22个,获得2025年制造强省项目资金支持案例7个,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蚌埠市新增建筑光伏一体化装机容量203兆瓦,新增应用面积234万平方米,建成安徽首家光伏建筑一体化智慧监测平台,接入光伏站点214个,入选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

  “我市光伏和储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需要我们持续助力,不断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态。”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蚌埠市将发挥市光储办牵头作用,强化企业调研和产业研究,落实“双招双引”、服务对接、推广应用、资金支持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培育壮大相关企业,推动光伏和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26个项目 签约额110亿元 北京援疆“造血式”合作再升级
下一篇:
京东集团CEO称没参与7月后的“恶性补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