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东莞市国资委:党建引领聚合力,“国资铁军”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5-11-24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市国资委党委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启动市属国企重组整合,大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东莞国资国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面对新一轮国企改革浪潮,东莞市国资委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建立“1+1+N”党建联建工作机制,搭建“委机关党支部+央省企、市属企业+市直(镇街)部门”互动平台,通过“三联助企”,形成党建合力,打造“国资铁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实现党建和业务的融合发展,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东莞空港中心

  党建领航,助力交控集团“链通全球”。市国资委机关党支部与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以及交控集团旗下东莞港务集团开展“党建共建聚合力 共学共进谱新篇”党建联建活动,为港务集团助力东莞市制造业组团“出海”等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市国资委及市直部门大力支持下,东莞港务集团空港中心今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货值超440亿元,航线覆盖40多个国家和90多个航点。东莞港务集团荣获“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松山湖水厂

  党建赋能,聚焦水务环境集团回应民生关切,提质城市水务服务。在市国资委的积极推动下,水务环境集团始终坚持“莞好一座城,水利千万家”的价值理念,统筹推进供排水体系建设,实现全市“供水一张网”整合,基本形成“污水处理一张网”格局,制水能力提升至708.9万吨/日,净水能力提升至757.892万吨/日,涉水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建成松山湖、芦花坑2座供水水厂及13家污水处理厂,构建“双水源”保障体系;累计完成超300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完成东引运河及茅洲河综合整治、水生态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民生水环境持续改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成果丰硕,在服务大局中践行着国企担当。

  党建搭桥,为投控集团投资企业注入金融“活水”,锻造科技创新的“新引擎”。市国资委与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投控集团旗下东莞科创集团开展联建活动,联同东莞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以及湃泊科技、小豚智能等企业代表围绕“金融+科技”展开大研讨,主动对接先进制造、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挖掘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为东莞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今年以来,东莞科创集团已完成对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羲和(广东)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的天使轮投资,累计投资3500万元,为企业扎根松山湖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国家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心沙基地

  党建聚力,推动东实集团深耕民生服务领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国企力量。市国资委大力推动市属国企在产城人协同发展中聚力攻坚。着眼于“城”,东实集团成功打造广东省首个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通过多源固废的协同处理和高效资源化利用,实现东莞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战略目标,助推东莞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着眼于“人”,东实集团积极“筑巢”为莞“引凤”,以“一间房·一个家”为理念打造了全市首个青年人才租赁住房品牌,已投资运营项目20个,托管运营7个,累计筹集10000余间优质房源,累计吸引超过20000名青年人才留在东莞;深度参与东莞市首批三限房项目的开发建设,累计建设交付3282套三限房,覆盖虎门、长安、塘厦、凤岗等4个镇街,成为东莞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

  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党建的成果和体现。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十四五”期间市属国企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进入广东企业500强榜单的市属国企由3家增至6家,AAA主体信用评级企业由2家增至8家。

  接下来,市国资委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开展“党建引领赋能增效,融合发展智创未来——我为改革做什么”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主题大讨论、创意征文比赛、主题擂台赛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主动认领改革任务、牵头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发展瓶颈问题,进一步以党员带头示范,带动全员投身改革,让高质量党建成为推动企业改革破局、提质增效的“红色动力源”。

  南方+记者 吴擒虎

上一篇:
“福品福递”快递助农
下一篇:
鲜荣生带队赴蜀道集团对接工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