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浦江畔奏响质量交响曲——上海黄浦区探索海派质量文化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08



没有传统制造业的轰鸣,却涌动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和经济大区,黄浦区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9月2日,2025年全国“质量月”黄浦主题活动——“海派质量文化·浦江掌门论道”在金外滩广场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派质量文化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径。

活动由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与上海市质量协会共同策划主办,旨在通过企业“掌门人”的互动分享,展现海派质量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自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黄浦区市场监管局,黄埔区商务委、文化和旅游局、司法局等多部门的负责人,以及该区“3+3+X”标杆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和市民代表近百人参加活动。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曹炯表示,黄浦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靠的不是一家企业的“独角戏”,而是众人拾柴的“大合唱”。只有聚众人之力,携手擦亮“黄浦质量”招牌,才能为区域发展注入硬底气。

活动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论道团“掌门人”各抒己见。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奕认为,民族品牌在严把质量关口的同时,只有坚持传承与创新,才能成为国际品牌。上海乐竞英雄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忻晹称,标准不能仅写在纸面上,更要注重落地和实施。

在法律服务领域,上海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杜爱武分享了“无形服务有形化、非标产品标准化、结果产品过程化”的质量提升路径。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医院院长金迎认为,基层医疗的质量关乎全生命周期,人才是可持续服务的关键驱动力。爱士惟科技董事长张勇结合公司大楼选址中的海派文化元素,阐述了质量与文化相融相生的理念:“海派质量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本土温度。”

“质囊团”嘉宾围绕产业链质量提升、质量融资增信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上海质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孟凯认为,不仅要关注产品质量,还要关注服务质量和产业链质量。上海农商银行黄浦支行行长陈荔介绍了质量融资增信政策,指出该项政策可助力企业将“质量金字招牌”转化为“融资提款密码”。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蔡旻认为,标准不仅要落地、要实施,而且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互动环节中,上海中集洋山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单骐提出,在多国把集装箱视为战略物资的背景下,应着力改变主要由西方国家制定标准的现状,实现关键突破。上海卫事康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卫成就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医疗人才、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发表了独到观点。上海市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王晓东总结表示,质量“掌门人”不仅要关注自身质量,更要心存利他之心。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应钧在点评中指出,此次活动是一次可贵的创新,不拘泥于技术或行业领域,而是蕴含着很多质量方面的哲理和思考。论道团嘉宾的案例生动彰显了各自领域的质量特色,同时又体现了守正创新、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海派质量文化精神。无数质量工作者对质量的重视和热爱,能让上海的质量土壤更加肥沃,结出丰硕质量成果,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注入持久质量动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黄浦区2025年“质量月”系列活动的全面启动。未来,黄浦区将继续推动政府质量奖成为“强区引擎”的关键齿轮,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构筑“大质量”生态,让质量文化融入城市血脉。同时,该区将开展走进老凤祥、中船七〇八所等标杆企业的“海派”质量开放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高质量魅力,共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质量强国建设贡献黄浦力量。


上一篇:
湖北广水:青春力量激活县域经济
下一篇:
吉林市秋冬季文旅资源大湾区推介会亮相珠海丨携一派凇情雪韵邀湾区共醉江城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