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企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永川:“3322”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发布时间:2025-09-08



8月28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永川区一举斩获14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创历史最佳成绩。

据了解,此次永川获奖的14个项目,覆盖了“3322”现代产业集群的多个关键领域。其中,重庆文理学院校长黄伟九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斩获一等奖,为新材料产业集群再添“利器”;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重庆英才—名家名师涂天华牵头研发的“大功率柴油机高精度宽域可变智能喷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摘得二等奖,这项技术让我国大功率柴油机喷射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庆文理学院的“优质多抗花椒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则为特色消费品产业注入了科技活力。

从研发到转化,从引进吸引到自主创新,永川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的独特路子。

科创硕果满枝

为产业集群注入“硬核动力”

9月4日,记者走进重庆红江机械的生产车间,只见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个个精密的喷射系统部件从这里下线,发往国内12个主机厂,配套大功率柴油机、气体机和双燃料机,最终应用于内河、江海联运及远洋船舶。“我们的技术首次创建了我国大功率柴油机高精度宽域喷射技术体系,油量调控方法打破国外垄断。”涂天华手持刚下线的产品介绍,依托该技术开发的20余种规格产品,已通过瑞士WinGD与中国船级社认证,不仅助力我国实现新加坡与圣彼得堡远洋首航,还配套了世界最大双燃料低速机X92DF主机,为永川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筑牢了技术根基。今年,在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专项支持下,红江机械还交付了国内首台甲醇喷射阀,拓展了内河船舶绿色化应用市场。

集群多点开花

科创驱动能级跃升

企业是创新主体。近年来,永川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解决企业创新难题。出台“创新11条”奖励政策,“免申即享”年兑现奖励超3000万元;相关部门落实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配套改革举措,2024年全区企业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23亿元,同比增长12.5%,累计加计抵减增值税6.26亿元,激发企业研发积极性。

永川实施科研项目“双90%”改革,90%技术需求由企业提出、超90%研发资金用于企业,还在全市率先选派工业科技特派员驻企,助企业明确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实施“揭榜挂帅”,累计张榜23个项目、金额超2500万元,吸引多所高校团队与企业联合攻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2023年以来,永川高新技术企业从229家增至336家,科技型企业从1201家增至2133家。

在永川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壮大,形成以长城汽车等整车企业为龙头、零部件企业配套的体系,2024年规上产值560亿元,同比增长9.5%。车间内智能设备保障生产,背后的技术创新涵盖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永川正引育关键配套企业,打造西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城。

高端装备产业是永川“王牌”,作为国家装备领域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其在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实现集聚,2024年产值86.1亿元,同比增长6.6%。广数机器人生产基地、浙江星星冷链车间内,产品生产有序推进,星星冷链达产后年产120万台商用冷柜。

科技影视产业是永川“新名片”。2019年落户的达瓦从创业团队成长为链主企业,2024年其“泛元宇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入选市级重大科技专项,获财政资助超1000万元,“达瓦合志”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今年达瓦牵头组建“重庆市影视元宇宙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全区集聚影视企业120余家,含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打通转化堵点

中试平台架“产学研桥梁”

科创赋能产业中,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因中试项目风险高,投资机构参与度低,永川通过建平台、给项目、配基金、开放场景支持中试。

新领先(重庆)医药研究院中试车间,该院副院长甘兴杰介绍,平台按药企生产流程布局,含研发实验室、质量检测中心等,已入驻15个高端原料及制剂研发项目,8个进入中试验证阶段,可助力自研品种确定生产工艺、承接外部临床样品,加速新药申报。

重庆绿色电池研究院的退役锂电池高值循环利用技术中试平台,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将退役锂电池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回收率高且环保。公司总经理孙维义表示,生产线已投用,计划建二期,未来可处理大量退役锂电池,该平台入选首批国家级重点培育中试平台,支撑永川新能源装备产业。

低空经济是永川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其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共建西部低空飞行器中试验证基地,打造全链条中型工业无人机中试平台。目前,腾盾无人机、亿维特吨级eVTOL相关基地已签约落地,未来将成为西部低空经济创新与产业化核心载体。

构建创新生态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永川科创成绩源于持续构建创新生态。人才方面,全区人才总量超20万人,与多所高校院所共建技术转移平台,推动“国产替代”成果落地;引进多位院士及专家团队22个、高端人才100余人,50人(团队)入选市级重点人才计划。

科技金融方面,永川构建“种子+天使+VC+PE”基金体系,总规模超70亿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5.6亿元,排名全市第二,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贷占比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8.5个百分点。

今年8月,永川获批建设明月湖科创园“新型显示材料及消费电子”特色园区,成为全市探索“教育+人才+科创+产业”融合创新生态的6个区县之一。园区结合高校创新资源与地方产业优势,打通堵点,培育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催生创业项目。

如今,永川以科创为笔,在“3322”现代产业集群蓝图上书写新篇。从高端装备到低空经济,创新成果落地,产业集群壮大,为永川建设重庆城市副中心、打造创新型企业集聚高地注入动能。

永川区科技局供图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上一篇:
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慰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教授
下一篇:
周洲会见三门峡市委书记徐相锋一行并见证签约
Title